這篇新聞讓我想到,教學上要做到多元文化不只是美國的事情、台灣的事情,比利時不同語言便代表了不同政治色彩,處理語系問題便是處理政治與種族問題,不可視所有法語口音的孩子為同一族群而給予標籤,但是也不可忽略具有法語口音的孩子家庭可能具有的族群特色。教師沒有對這樣議題專業的教學,可能也會造成家長或者媒體、輿論的質疑與傷害。教學是門藝術,內涵與技巧隨著社會變遷需要不斷精進。
教育的發展是一種過程,是學習者在智能、社交、感覺動作技能、情感、氣質以及道德推理的改變。這些改變受到生理、社會、環境以及其他環境的因素影響
教育的發展是遵循著文化要求,何謂適宜和最佳的發展觀點也會隨著這個社會底下的文化來界定(假設這個文化是謙遜的,但是你教導自信自負)
Piaget皮亞傑的發展觀點: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強調,學習涉及學習者對事物及社交關係的積極參與,知識必須由個別學習者加以建構與再建構,而非透過傳遞,所以學習、智力的發展是將外在的經驗事實同化,並且統整於個體內在的心智範疇或基模的持續過程
學習是如何發生的?生理與認知發展的過程是透過個體對環境加以組織與適應產生的
適應:有機體與周圍環境互動的能力
同化:使指個體運用既有基模處理所面對的問題
調適:個體為了符合環境要求,主動修改既有肌膜而達到目的的歷程(例如原用單手,改用雙手去抓物品)
社會互動在概念發展上尤其重要,兒童無法光是觀看就能建構出愛、忠誠、勇氣抽象概念,必須經由與他人互動與學習環境互動,兒童要與環境互動,才有可能產生同化與適應,要協助兒童成長要透過自身的思考與判斷來建構他們的知識與道德
雖然每個個體都受到基因所設定,但是他遇到不同階段的遭遇,每個階段的特別,都會影響到個人。
引述Paul Bates的論點:我們早期與晚期的發展,並非全然來自於基因遺傳,同時也受到許多其他環境條件的影響,例如社會規範、新的發明、歷史事件、天災,和無法預期的事件
意味著每個在人所處的獨特社會關係與環境文化中的特殊要求,對個體成長的方式與方向上扮演著重要的影響角色
兒童不會在社會孤立狀態下獲得知識,相反地他們透過跟其他人大量的社會交流和社會脈絡互動,來共同建構他們的知識
Haste指出,概念的發展有賴於文化,要兒童發展出一個文化根源中沒有的概念也是很困難的
例如:住在夏威夷一輩子沒看過雪的孩子,要發展出文化中沒有的雪的概念,是很困難的
一個兒童的發展,是透過與他人的互動,找到合宜的行為與思考而來的,文化與個人發展是相輔相成
所以單純拿皮亞傑的心理實驗翻譯成外文,直接給其他文化底下的孩童去做,會造成一種曲解,那個文化的孩童並非發展較慢,而是每個研究都有一種假設與限制
Gilligan吉莉根的質疑:
她提出來女性的道德思考方式有異於男性
吉利根提出:關懷的倫理。由人際關係與連結上來思考道德兩難的題目,高層次道德推理涉及關懷他人與自己的責任,並非採用客觀理性,而是投入情境,並以行動去修復關係,或表達需求
在不同文化下的孩童會受到不同文化的教育歷程,不能只從教育心理層面來看,會只得到片面看法,因為教育與學校教育總是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中產生,所以想要發展出有效的教導方式必須考量文化對人們學習、教學以及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教室必須被視為是學習者互相學習的一個社群,兒童透過彼此以及跟老師的互動,了解到文化的內涵,以及文化是如何構思這個世界的
無文化成分的單純思想、記憶與知覺的教學都是虛構的
檢視學習過程也是主要的關懷,如果不知道人們是如何知覺事物,而這些事物或經驗又如何回頭過來影響他們思考型態的話,那麼我們幾乎無法了解人們如何學習
(要去了解人們怎麼知覺事物、給予意義,才能了解人們如何學習)
群體性代表著屬於一群人裡面人們其複雜的特性,因此族群性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族群性並非單一特質或者嚴格的範疇,包括國籍、語言、文化傳統、價值、種族特徵、宗教、社經地位,個體會與群體共享一些因素來定義族群性,這些因素會影響教師對不同族群學生的意象、期待與評價
我們要了解每個兒童是如何處理自己以及其他人的族群性,對於族群可能產生的衝突,以及主流價值,要所有覺察
(我們要察覺族群價值可能產生衝突,主流文化也可能排除掉非主流)
學校人員應學習不同族群的文化價值,這些價值會影響兒童在學校的表現方式
對於族群的刻板印象可能對學生做出錯誤推論:例如教師常認為說不標準方言的兒童智力較差、膚色較淺的兒童比膚色深的獲得有利待遇
亞裔的父母常認為學校教育是要訓練智能,非學術性的活動是分散兒童注意力(虎媽的戰歌一書當中,亞裔母親不允許孩子參加話劇、露營,僅以課業為重)
與其將心思花在將兒童歸類於不同文化、族群、年齡或性別的族群上,不如去關懷每一個學習者獨特的社會、語言與態度模式如何影響教育發展(例如影響到學業表現、對權威是否尊重與順服、師生關係、能力與態度是否對學生有利)
有些族群與文化中不表達意見或堅持權利被視為是一種美德,教育人員要協助學習者在多元分歧的社會與文化中,運用適當知識技能與態度,達到他們的目的
要運用去了解兒童的需求、志向、文化背景,來增進兒童的教育發展,不能只把兒童當成一個不成熟的小大人,進而壓抑他們的需求
二十世紀初重視兒童,勞工法與義務教育保護兒童,但是也逐漸將兒童定位於一個經濟無用、情感無價的個體,兒童應該遠離勞動市場與街頭。
但是,如果把兒童與成人完全分開來看,兒童被定為成社會上不具意義的參與者,也不是某些人類問題的貢獻者,這樣會定位兒童為不成熟、無能力以及受控的社會成員,定義兒童是需要保護的。
兩個錯誤假設:青春期一定是狂飆期、偏離正軌的兒童與青少年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情感問題,無法處理錯誤、挫折、緊張。→兒童與青少年被定義為無能的。
文化期待是有影響的:
●兒童與青少年對長者缺乏社會禮儀,通常都會被原諒,因為成人相信,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不能期望他們有合宜適當的言行舉止。
●期待越少,成就也就越少…..
●文化的影響形塑孩童的角色,這個社會對孩子少有期待,卻同時用成人的規範來評量孩子
●許多家長越來越依賴兒童機構的照顧,讓兒童缺乏好奇心、想像力與探索性
後現代的困擾:
●兒童的知識來自於人造電子媒體和流行文化的產品
●既然知識由ipad來,學校便成了詮釋與解釋、釐清地方
●兒童不應該被當成是有缺陷需要教育的、有過失需要控制的、不正常需要治療的。
●兒童不應該被視為財產、不適當的成人,受害者
如果在做教育評量測驗的時候,要考慮下列情況:
●測驗內容偏向中產階級的白人家庭
●以計時來測驗並不符合農村家庭的文化(測驗求快,這個社會的習慣求慢)
●亞洲人並不善於揭露自己的問題(所以設計教案時要考慮不喜歡公開發言的民族性)
●標準化常模的測驗並不代表無用,但是要注意限制,與每個兒童的獨特性
●主流與少數族群兒童的學習潛力都是可以加以估量的,無須透過跟他人的學習速率做比較
●評量技術也可以改善,例如雙語測驗,避免孩子因為語言而測量不出實際程度被低估
●心理測驗的目的是蒐集資料,改善兒童的教育發展,對於分數的詮釋要納入文化特性
●可以採用新型態的替代評量(真實評量),利用表現評量、檔案評量可以學生為中心,促使教育評量不具歧視性而且有效。
有一個例子是說老師讓學生分組,把約翰分在「東方組」,他是第三代日裔的孩子,被分到東方組要去介紹日本文化,但是他完全不了解日本文化,他的朋友也都是美國白人學生,把他分在這組讓他格格不入
1. 認為有哪些可能的因素,導致約翰在「東方組」中感到尷尬且不自在?
2. 你認為約翰的父母對老師的不滿有其正當性或合理的基礎嗎?為什麼?
3. 「東方」是否比「亞裔」更具輕蔑的意味?
4. 在親師會議中你會做或說些什麼?如果你是校長,你會採取甚麼行動,以防止未來類似情況再出現?(我覺得研習或會議中提出文化議題還滿重要的)
下面這篇新聞是今天的報導,不只美國有多元文化族群,台灣也有,比利時更該重視: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比利時去年6月大選後,代表北部佛拉芒荷語區與南部瓦隆法語區的兩大派因歧見遲遲無法共組政府,比利時無正式政府狀態到13日已屆滿1年,成為近代史上第一個無政府治國滿週年的國家。這樣懸而未決的政治混亂,連新當選的比利時小姐也不禁搖頭,受訪時呼籲政治人物儘快打破僵局。
比利時小姐籲打破僵局
19歲的德容基爾接受比利時法語日報「晚報(Le Soir)」訪問時表示:「比利時很漂亮,我們有很多東西,但我得承認,這個國家有問題。部長們開會開不完,想達成共識卻永遠做不到!」
身為兩大全球性組織歐盟與北約的所在地,人口1100萬的比利時13日又有了另一項舉世聞名的創舉:去年大選後正式引爆的長期語言歧異,讓比利時兩大派經過1年仍無法共組政府,因此也讓比利時成為近代第一個無正式政府治理長達1年的國家。
雖然看守政府1年來成功降低赤字,甚至派出軍機參與北約領導的利比亞攻擊行動,但政治僵局遲遲未解,正讓比利時籠罩在完全分裂的陰影當中。
來自北部的德容基爾今年稍早當選比利時小姐,雖然德容基爾本人法語與荷語都會說,但還是有人批評她的出線是討好荷語族群,原本應該眾所期待的加冕儀式,也因此染上政治色彩。
前不久,布魯塞爾地鐵遭披露只以英文、義文與西文廣播,以避免被說偏頗法語或荷語族群之後,比利時運輸部長下令,往後地鐵也須播放荷語與法語歌曲。上個月,政治圈又再度因為語言問題搞得劍拔弩張,分離主義「新佛拉芒聯盟(N-VA)」領導人德維沃爾抱怨政治人物多半講法語,「即便是今天,籌組政府的協商也還是以法文在進行,那樣根本就不正常」。
儘管類似的語言糾紛在比利時不斷上演,10日一份民調顯示,3分之2比利時人仍相信國家能度過這場建國以來的最大危機,其中法語區民眾佔7成9,雙語區布魯塞爾佔7成4,荷語區佔6成2,但從荷語區要求在財政與社會政策上擁有更大自治、兩大派仍無法化解歧異看來,比利時的語言戰爭似乎還會繼續下去。
原始新聞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3/78/2t7df.html
教育的發展是一種過程,是學習者在智能、社交、感覺動作技能、情感、氣質以及道德推理的改變。這些改變受到生理、社會、環境以及其他環境的因素影響
教育的發展是遵循著文化要求,何謂適宜和最佳的發展觀點也會隨著這個社會底下的文化來界定(假設這個文化是謙遜的,但是你教導自信自負)
Piaget皮亞傑的發展觀點: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強調,學習涉及學習者對事物及社交關係的積極參與,知識必須由個別學習者加以建構與再建構,而非透過傳遞,所以學習、智力的發展是將外在的經驗事實同化,並且統整於個體內在的心智範疇或基模的持續過程
學習是如何發生的?生理與認知發展的過程是透過個體對環境加以組織與適應產生的
適應:有機體與周圍環境互動的能力
同化:使指個體運用既有基模處理所面對的問題
調適:個體為了符合環境要求,主動修改既有肌膜而達到目的的歷程(例如原用單手,改用雙手去抓物品)
社會互動在概念發展上尤其重要,兒童無法光是觀看就能建構出愛、忠誠、勇氣抽象概念,必須經由與他人互動與學習環境互動,兒童要與環境互動,才有可能產生同化與適應,要協助兒童成長要透過自身的思考與判斷來建構他們的知識與道德
雖然每個個體都受到基因所設定,但是他遇到不同階段的遭遇,每個階段的特別,都會影響到個人。
引述Paul Bates的論點:我們早期與晚期的發展,並非全然來自於基因遺傳,同時也受到許多其他環境條件的影響,例如社會規範、新的發明、歷史事件、天災,和無法預期的事件
意味著每個在人所處的獨特社會關係與環境文化中的特殊要求,對個體成長的方式與方向上扮演著重要的影響角色
兒童不會在社會孤立狀態下獲得知識,相反地他們透過跟其他人大量的社會交流和社會脈絡互動,來共同建構他們的知識
Haste指出,概念的發展有賴於文化,要兒童發展出一個文化根源中沒有的概念也是很困難的
例如:住在夏威夷一輩子沒看過雪的孩子,要發展出文化中沒有的雪的概念,是很困難的
一個兒童的發展,是透過與他人的互動,找到合宜的行為與思考而來的,文化與個人發展是相輔相成
所以單純拿皮亞傑的心理實驗翻譯成外文,直接給其他文化底下的孩童去做,會造成一種曲解,那個文化的孩童並非發展較慢,而是每個研究都有一種假設與限制
Gilligan吉莉根的質疑:
她提出來女性的道德思考方式有異於男性
吉利根提出:關懷的倫理。由人際關係與連結上來思考道德兩難的題目,高層次道德推理涉及關懷他人與自己的責任,並非採用客觀理性,而是投入情境,並以行動去修復關係,或表達需求
在不同文化下的孩童會受到不同文化的教育歷程,不能只從教育心理層面來看,會只得到片面看法,因為教育與學校教育總是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中產生,所以想要發展出有效的教導方式必須考量文化對人們學習、教學以及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教室必須被視為是學習者互相學習的一個社群,兒童透過彼此以及跟老師的互動,了解到文化的內涵,以及文化是如何構思這個世界的
無文化成分的單純思想、記憶與知覺的教學都是虛構的
檢視學習過程也是主要的關懷,如果不知道人們是如何知覺事物,而這些事物或經驗又如何回頭過來影響他們思考型態的話,那麼我們幾乎無法了解人們如何學習
(要去了解人們怎麼知覺事物、給予意義,才能了解人們如何學習)
群體性代表著屬於一群人裡面人們其複雜的特性,因此族群性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族群性並非單一特質或者嚴格的範疇,包括國籍、語言、文化傳統、價值、種族特徵、宗教、社經地位,個體會與群體共享一些因素來定義族群性,這些因素會影響教師對不同族群學生的意象、期待與評價
我們要了解每個兒童是如何處理自己以及其他人的族群性,對於族群可能產生的衝突,以及主流價值,要所有覺察
(我們要察覺族群價值可能產生衝突,主流文化也可能排除掉非主流)
學校人員應學習不同族群的文化價值,這些價值會影響兒童在學校的表現方式
對於族群的刻板印象可能對學生做出錯誤推論:例如教師常認為說不標準方言的兒童智力較差、膚色較淺的兒童比膚色深的獲得有利待遇
亞裔的父母常認為學校教育是要訓練智能,非學術性的活動是分散兒童注意力(虎媽的戰歌一書當中,亞裔母親不允許孩子參加話劇、露營,僅以課業為重)
與其將心思花在將兒童歸類於不同文化、族群、年齡或性別的族群上,不如去關懷每一個學習者獨特的社會、語言與態度模式如何影響教育發展(例如影響到學業表現、對權威是否尊重與順服、師生關係、能力與態度是否對學生有利)
有些族群與文化中不表達意見或堅持權利被視為是一種美德,教育人員要協助學習者在多元分歧的社會與文化中,運用適當知識技能與態度,達到他們的目的
要運用去了解兒童的需求、志向、文化背景,來增進兒童的教育發展,不能只把兒童當成一個不成熟的小大人,進而壓抑他們的需求
二十世紀初重視兒童,勞工法與義務教育保護兒童,但是也逐漸將兒童定位於一個經濟無用、情感無價的個體,兒童應該遠離勞動市場與街頭。
但是,如果把兒童與成人完全分開來看,兒童被定為成社會上不具意義的參與者,也不是某些人類問題的貢獻者,這樣會定位兒童為不成熟、無能力以及受控的社會成員,定義兒童是需要保護的。
兩個錯誤假設:青春期一定是狂飆期、偏離正軌的兒童與青少年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情感問題,無法處理錯誤、挫折、緊張。→兒童與青少年被定義為無能的。
文化期待是有影響的:
●兒童與青少年對長者缺乏社會禮儀,通常都會被原諒,因為成人相信,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不能期望他們有合宜適當的言行舉止。
●期待越少,成就也就越少…..
●文化的影響形塑孩童的角色,這個社會對孩子少有期待,卻同時用成人的規範來評量孩子
●許多家長越來越依賴兒童機構的照顧,讓兒童缺乏好奇心、想像力與探索性
後現代的困擾:
●兒童的知識來自於人造電子媒體和流行文化的產品
●既然知識由ipad來,學校便成了詮釋與解釋、釐清地方
●兒童不應該被當成是有缺陷需要教育的、有過失需要控制的、不正常需要治療的。
●兒童不應該被視為財產、不適當的成人,受害者
如果在做教育評量測驗的時候,要考慮下列情況:
●測驗內容偏向中產階級的白人家庭
●以計時來測驗並不符合農村家庭的文化(測驗求快,這個社會的習慣求慢)
●亞洲人並不善於揭露自己的問題(所以設計教案時要考慮不喜歡公開發言的民族性)
●標準化常模的測驗並不代表無用,但是要注意限制,與每個兒童的獨特性
●主流與少數族群兒童的學習潛力都是可以加以估量的,無須透過跟他人的學習速率做比較
●評量技術也可以改善,例如雙語測驗,避免孩子因為語言而測量不出實際程度被低估
●心理測驗的目的是蒐集資料,改善兒童的教育發展,對於分數的詮釋要納入文化特性
●可以採用新型態的替代評量(真實評量),利用表現評量、檔案評量可以學生為中心,促使教育評量不具歧視性而且有效。
有一個例子是說老師讓學生分組,把約翰分在「東方組」,他是第三代日裔的孩子,被分到東方組要去介紹日本文化,但是他完全不了解日本文化,他的朋友也都是美國白人學生,把他分在這組讓他格格不入
1. 認為有哪些可能的因素,導致約翰在「東方組」中感到尷尬且不自在?
2. 你認為約翰的父母對老師的不滿有其正當性或合理的基礎嗎?為什麼?
3. 「東方」是否比「亞裔」更具輕蔑的意味?
4. 在親師會議中你會做或說些什麼?如果你是校長,你會採取甚麼行動,以防止未來類似情況再出現?(我覺得研習或會議中提出文化議題還滿重要的)
下面這篇新聞是今天的報導,不只美國有多元文化族群,台灣也有,比利時更該重視: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比利時去年6月大選後,代表北部佛拉芒荷語區與南部瓦隆法語區的兩大派因歧見遲遲無法共組政府,比利時無正式政府狀態到13日已屆滿1年,成為近代史上第一個無政府治國滿週年的國家。這樣懸而未決的政治混亂,連新當選的比利時小姐也不禁搖頭,受訪時呼籲政治人物儘快打破僵局。
比利時小姐籲打破僵局
19歲的德容基爾接受比利時法語日報「晚報(Le Soir)」訪問時表示:「比利時很漂亮,我們有很多東西,但我得承認,這個國家有問題。部長們開會開不完,想達成共識卻永遠做不到!」
身為兩大全球性組織歐盟與北約的所在地,人口1100萬的比利時13日又有了另一項舉世聞名的創舉:去年大選後正式引爆的長期語言歧異,讓比利時兩大派經過1年仍無法共組政府,因此也讓比利時成為近代第一個無正式政府治理長達1年的國家。
雖然看守政府1年來成功降低赤字,甚至派出軍機參與北約領導的利比亞攻擊行動,但政治僵局遲遲未解,正讓比利時籠罩在完全分裂的陰影當中。
來自北部的德容基爾今年稍早當選比利時小姐,雖然德容基爾本人法語與荷語都會說,但還是有人批評她的出線是討好荷語族群,原本應該眾所期待的加冕儀式,也因此染上政治色彩。
前不久,布魯塞爾地鐵遭披露只以英文、義文與西文廣播,以避免被說偏頗法語或荷語族群之後,比利時運輸部長下令,往後地鐵也須播放荷語與法語歌曲。上個月,政治圈又再度因為語言問題搞得劍拔弩張,分離主義「新佛拉芒聯盟(N-VA)」領導人德維沃爾抱怨政治人物多半講法語,「即便是今天,籌組政府的協商也還是以法文在進行,那樣根本就不正常」。
儘管類似的語言糾紛在比利時不斷上演,10日一份民調顯示,3分之2比利時人仍相信國家能度過這場建國以來的最大危機,其中法語區民眾佔7成9,雙語區布魯塞爾佔7成4,荷語區佔6成2,但從荷語區要求在財政與社會政策上擁有更大自治、兩大派仍無法化解歧異看來,比利時的語言戰爭似乎還會繼續下去。
原始新聞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3/78/2t7df.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