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師提到這本書,書中有一個故事,十九世紀農業科學家認為所有東西都能化約成數字,認為只要增加土地裡面的氮與磷,加上機器大量耕作,就能造成單位產量提高,小農的存活是大農所做不到的,小農消失產生的問題不是政府能補回來的(包括農村文化、家族、生態多樣性、企業資本)
如果連科學化的東西走量化派點轉成質化深層思考,那人文的東西是不是更應該思考除了實證主義,是不是更應該考慮試著走質化,一個個故事慢慢紀錄,才不會只有數字句與問卷勾選.....
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論教育質性研究報告另類書寫的合理性.pdf(吳麗君),這篇寫得很好,其實質性研究是要解構目前的主流霸權,一定要照那樣I的規格嗎??投稿一定要符合那樣的量化才會被採納,那麼花盡時間力氣的書寫者,真正指出深層問題的文章卻被退稿?
這段故事網站介紹如下:
十九世紀德國農業化學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將植物根系的環境簡化成水與無機鹽,以湛精的近代科學方法,演繹出肥料與作物生長的關係。近三十年來世界糧食產量增加兩倍,仰賴的是就氮肥用量增加六倍而磷肥三倍。純就作物產量而言,這樣的科學果真成效卓著。但是化約式的試驗,未能考慮根系旁邊土壤理化特質以及生物的因素,其應用的結果除了高產,也連帶產生了土壤物理性質的劣化、土壤的酸化鹽化、農場生物相的單純化,地下水河流的優養化,乃至於人類的藍嬰症等。農藥的發明也可作如是觀;實驗室發展出來的理論,推展到實際的農業生產,導致農地上下眾多有益生物:「提供農人免費肥料的長工」的消失。
除了農業科技,農業經濟與政策也深受「機械論」科學哲學觀的影響。古典經濟理論將無法量化的諸多外部成本予以屏除,強調本益比的經濟模型,配合大企業的遊說,進一步強化連作、單一作物,以及有利於大企業的生產制度;美國式耕種制度加上政府的補貼政策,使得廉價的美國農產品具備強大的國際競爭力,但其代價則是消滅了本身無數的小農,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小農紛紛流落都市成為邊緣人;這樣的社會成本實在難以估計。自由經濟思潮透過世貿組織的農業協定,讓大農企業的廉價糧食成為強勢進口商品,壓制各國糧食生產,更是造成世界各地小農生計陷入困境的元凶。農業新典範的崛起,就是要揚棄「機械論」的謬誤,接納「機體論」的觀點,來重塑糧食自主權,避免全球性糧荒的到來。
典範變革的妙處就在於過去習以為常的想法可能一夕間被推翻。
例如:一般的想法是小農家比大農企業的生產力更低,效率更差。這就是「化約主義」的典型推論,把農場的產出及其效率的衡量準則簡化為單一作物的產量。大農場只用一套機械種一種作物,留下許多雜草可以生長的空間,再用除草劑來消滅雜草,用化學肥料來補充土壤養份,當然會衝高單一作物的產量。然而真實的情況是,當我們計算農場上所有的產出,小農精耕體系的生產力卻比大農者高。這是因為過去小農慣用間作法,兩行主作物間可再播種其他作物,讓雜草不易滋長,不用額外的化學資材;小農常用豆科輪作,以及用農場本身材料飼養牲畜魚類等方式來得到有機肥。此情況下,小農的主作物產量或許不如大農,但是其產出相當多元,包括主作物、其他糧食、蔬菜、水果、飼料、動物產品等;以單位面積來算,其總產出卻是超過大農的。
同樣的,一般以為大農效率較高,實際上還是把效率的計算簡化成一個人可以產出多少單一作物,而忽略了農產業的多功能。大農用耗能的大型機器耕作,當然個人的單一作物產量很高。然而農業的產出不只作物,健全的小農產業還有累積鄉村社區的財富、提供周邊產業眾多的就業機會、吸納過度壅集的城市人口、創造優質的鄉村景觀、涵養寶貴的水份與國土,以及維持豐富的農地生物多樣性等社會與生態上的諸多功能。更不用說在將來石油匱乏的年代,小農效率更會遠遠超越能量轉換糧食比率偏低的大農。
農村與農業的多功能性,以及對國家經濟的貢獻明顯顯現於五十年前的台灣。然而長年來政府視這個金雞母於無物,不懂得珍惜、從不悉心呵護,讓農業部門逐漸被強勢產業鯨吞蠶食,導致現今農村凋零的慘狀。這個慘狀及其肇因,散見於本書各處,算是彭教授行諸於文字上的控訴。是的,任何人看到本書最後三章時,心情恐怕都會沉重地樂觀不起來。
如果連科學化的東西走量化派點轉成質化深層思考,那人文的東西是不是更應該思考除了實證主義,是不是更應該考慮試著走質化,一個個故事慢慢紀錄,才不會只有數字句與問卷勾選.....
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論教育質性研究報告另類書寫的合理性.pdf(吳麗君),這篇寫得很好,其實質性研究是要解構目前的主流霸權,一定要照那樣I的規格嗎??投稿一定要符合那樣的量化才會被採納,那麼花盡時間力氣的書寫者,真正指出深層問題的文章卻被退稿?
這段故事網站介紹如下:
十九世紀德國農業化學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將植物根系的環境簡化成水與無機鹽,以湛精的近代科學方法,演繹出肥料與作物生長的關係。近三十年來世界糧食產量增加兩倍,仰賴的是就氮肥用量增加六倍而磷肥三倍。純就作物產量而言,這樣的科學果真成效卓著。但是化約式的試驗,未能考慮根系旁邊土壤理化特質以及生物的因素,其應用的結果除了高產,也連帶產生了土壤物理性質的劣化、土壤的酸化鹽化、農場生物相的單純化,地下水河流的優養化,乃至於人類的藍嬰症等。農藥的發明也可作如是觀;實驗室發展出來的理論,推展到實際的農業生產,導致農地上下眾多有益生物:「提供農人免費肥料的長工」的消失。
除了農業科技,農業經濟與政策也深受「機械論」科學哲學觀的影響。古典經濟理論將無法量化的諸多外部成本予以屏除,強調本益比的經濟模型,配合大企業的遊說,進一步強化連作、單一作物,以及有利於大企業的生產制度;美國式耕種制度加上政府的補貼政策,使得廉價的美國農產品具備強大的國際競爭力,但其代價則是消滅了本身無數的小農,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小農紛紛流落都市成為邊緣人;這樣的社會成本實在難以估計。自由經濟思潮透過世貿組織的農業協定,讓大農企業的廉價糧食成為強勢進口商品,壓制各國糧食生產,更是造成世界各地小農生計陷入困境的元凶。農業新典範的崛起,就是要揚棄「機械論」的謬誤,接納「機體論」的觀點,來重塑糧食自主權,避免全球性糧荒的到來。
典範變革的妙處就在於過去習以為常的想法可能一夕間被推翻。
例如:一般的想法是小農家比大農企業的生產力更低,效率更差。這就是「化約主義」的典型推論,把農場的產出及其效率的衡量準則簡化為單一作物的產量。大農場只用一套機械種一種作物,留下許多雜草可以生長的空間,再用除草劑來消滅雜草,用化學肥料來補充土壤養份,當然會衝高單一作物的產量。然而真實的情況是,當我們計算農場上所有的產出,小農精耕體系的生產力卻比大農者高。這是因為過去小農慣用間作法,兩行主作物間可再播種其他作物,讓雜草不易滋長,不用額外的化學資材;小農常用豆科輪作,以及用農場本身材料飼養牲畜魚類等方式來得到有機肥。此情況下,小農的主作物產量或許不如大農,但是其產出相當多元,包括主作物、其他糧食、蔬菜、水果、飼料、動物產品等;以單位面積來算,其總產出卻是超過大農的。
同樣的,一般以為大農效率較高,實際上還是把效率的計算簡化成一個人可以產出多少單一作物,而忽略了農產業的多功能。大農用耗能的大型機器耕作,當然個人的單一作物產量很高。然而農業的產出不只作物,健全的小農產業還有累積鄉村社區的財富、提供周邊產業眾多的就業機會、吸納過度壅集的城市人口、創造優質的鄉村景觀、涵養寶貴的水份與國土,以及維持豐富的農地生物多樣性等社會與生態上的諸多功能。更不用說在將來石油匱乏的年代,小農效率更會遠遠超越能量轉換糧食比率偏低的大農。
農村與農業的多功能性,以及對國家經濟的貢獻明顯顯現於五十年前的台灣。然而長年來政府視這個金雞母於無物,不懂得珍惜、從不悉心呵護,讓農業部門逐漸被強勢產業鯨吞蠶食,導致現今農村凋零的慘狀。這個慘狀及其肇因,散見於本書各處,算是彭教授行諸於文字上的控訴。是的,任何人看到本書最後三章時,心情恐怕都會沉重地樂觀不起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