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張耀懋所著,用解釋給女兒聽的口吻來講很多健康概念,有些甚至是最新的醫療知識

書中分為四個類別,一:生生不息(談精子卵子生育不孕)、二:胖,會傳染(談減肥與健康...解除好多迷思)、三:聽說這樣可以長壽健康(談長壽與保健)、四:這些人,那些故事(舉了五篇很驚人的人)、五:打開西洋醫學發展史(好有趣喔)、六:意外,改變了歷史、七:葫蘆裡賣什麼藥(包括種族用藥迷思)、八:奇人軼事一籮筐

這些都是他有寫上專欄的文章,我收錄五六篇,可以買來隨身翻,每篇都很有趣,用有趣的方式解釋不有趣的醫學

博客來介紹:醫23事,(其實到博客來介紹頁面,複製標題就可以google到文章內容,因為都是已經有公開的文章,但是出書他有修一些詞句)

文章一

卵子限量供應的觀念近來經常被挑戰,到底女性的卵子數目是天生注定?還是會持續製造增加?讓最新醫學報告告訴妳。

高齡產婦很辛苦,至少要先確定體內是否還有卵子。男性終其一生約可製造一萬億隻精子,女性一生約「只」製造出七百萬顆卵子,而且在出生之前都已「交貨」,要使用時再「催熟」即可。

卵子打從娘胎內就存在

「喀!」女兒睜睜地望著老婆大人在她的牛奶中打了一個蛋,似乎還在想著昨天給她講的「雞生蛋、蛋生雞」的謎題。「我要吃下一隻小雞囉?」不知是藉口不喝牛奶,還是真的這麼悲天憫人。「不要想那麼多,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蛋的!」老婆大人這話也轉得太硬,倒讓我一時接不下來該談哪種蛋?「在女生身上的就是卵子,」老婆大人趕快秀一下英文,「也是叫egg啊!」

喔!卵子,那可是人體內最大的單一細胞,約○.二公釐,髮尖大小,這是極少數可用肉眼目視的單一細胞。和每天「產地直送」的新鮮精子不同;卵子,是打從在娘胎時就已存在。在胚胎發育三至六週時就長出卵巢的雛形,胚胎三、四個月大時,卵巢開始發育,並辛勤工作,為女性儲備比一生所需多很多倍的卵子。只是,絕大部分的卵子,在未出生前就已經自然淘汰

胚胎七個月時,會擁有一生中最多卵子數,七百萬顆。「七百萬顆!」女兒直盯著自己的肚子,扳著十隻小指頭,不知如何算起。眼睛餘光再掃向我的鮪魚肚,一副「你的肚子那麼大,比較可能裝那麼多個蛋吧!我的小肚子塞不下啦!」的神情

當然塞得下,不過,卵子數也不是無限量成長,過了這高峰,數目就一路下滑。下滑的原因倒不是卵母細胞不再製造卵子,而是卵子自行篩選、凋亡,去蕪存菁。簡單地說,就是自然淘汰。女娃娃一出生時,約只剩下二百萬顆,初經來潮後,剩四十萬顆,到了更年期停經時,就只剩下一千顆以內;待卵巢枯竭,覆巢之下就無完卵,體內不再有卵子。以這種速率計算,女性平均每天要流失五百到一千顆卵子。一般而言,女性每月約排出一顆卵,終其一生也只不過排出四百至五百顆卵。換句話說,其他近七百萬顆卵全都自我毀滅了。

「真是浪費!」老婆大人每每聽到這論點,就不由自主地惋惜那曾經擁有的近千萬麾下。

數大造就高成功率

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的卵子,還是與生物繁衍的本能有關。就像男性一次射出數億隻精子,卻只有一隻能「達陣」。其實這是生物確保緜延不絕的密技,生物體的許多構造都是為了繁殖,因此釋出超大量的生殖細胞,就可提高傳宗接代的成功率。

不過,不像精子可以不斷補貨,卵子用完就得打烊了,是限量供應的!這是近百年來醫學界普遍認知的鐵律;也就是說,女性出生前,身體就已經將其一生所需的卵子都儲備好了,製造卵子的生殖幹細胞在出生後就「罷工」,更精確地說,是幹細胞喪失了生產卵子的訊號,使得所有製造卵細胞的作業員都不再作業;因此,多數哺乳動物的卵子數,在出生後就不再增加。這也就是卵子數目固定的理論。

「真的都不會再生了嗎?」女兒也很惋惜,「那些工具就丟在那兒嗎?你不是常講什麼『放著良田不耕種』,就是這意思嗎?」


懷疑這論點的可不只有我女兒。卵子「限量供應」的觀念近來經常被挑戰。二○○四年,哈佛醫學院研究團隊在《自然》期刊發表了一篇打破近百年認知的研究結果:雌鼠成年後,還可生產新卵子。他們的推演邏輯很簡單:既然實驗鼠體內的卵子數已固定限量,雌鼠又會定期排卵、卵細胞也會自然凋亡;若體內不再製造補充,卵子數應會大幅下降;但是,他們的觀察卻不然。就像冰箱裡放滿了一百瓶可樂,小朋友天天拿一瓶去喝,一個月後,可樂瓶數卻沒有減少。答案幾乎不言可喻:一定是有人放了新可樂了。因此,他們推論,成雌鼠和雄鼠一樣,都會再製造生殖細胞。

「哈!哈!哈!」女兒突然詭譎地笑出來,壓抑心裡的忐忑不安,小心翼翼地問,「你們這幾天沒有去算糖有幾顆吧?」

「啊!」這突來的問題,老婆大人一時之間有點會意不過來,「妳是說糖罐的砂糖?」

「對啊!那麼大一罐,怎麼算,對不對!」女兒自問自答。

這小女生愛吃甜食,沒糖果吃,每天下課就偷偷打開糖罐,抓幾顆砂糖含在嘴裡,過過乾癮。「對啊!當然都是大約看一下有沒有減少,或稱斤論兩地推算一下就可以。」我趕緊給她找個台階下,免得又挨老婆大人罵。

這道理倒還蠻相通的,這麼多顆卵子,有沒有增減,都是推估值。就像哈佛的這個研究推理過程看來容易;問題是,冰箱裡到底放了幾瓶可樂?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哈佛大學這個偉大的推論,是怎麼發現冰箱內的可樂數目呢?其實說穿了,一點都不值錢,他們真的就是去數一數,數數這些老鼠體內到底有多少顆卵。

「有空,我們也來算算糖罐裡到底還有幾顆砂糖!」老婆大人終於會意了,故意逗逗女兒。


最新證明卵子數可再增加

四個月後,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吳際教授的研究團隊再於《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Cell Biology )期刊上,補強了這一論述。吳際在「卵母細胞」的多次體外試驗培養中,總覺得細胞數似乎總比預想的還多;再進一步觀察、實驗,找到了生殖幹細胞仍會製造卵子的證據,吳際還把在雌鼠體內找到的生殖幹細胞,移植進了不孕雌鼠體內,結果真的成功孕育小鼠,也就是說生殖細胞並非原來想像的,在女娃娃一出生後,就已經養老退休了,反而會持續造卵作業。

不過,這些會改寫生殖觀念的觀察,目前都還在動物實驗階段;因此,若有女性正在面臨卵子問題,想求助醫師協助生殖,所有的醫師還是會給這一個標準答案:卵子不可能再生、增加了。

「你們說,我一半是爸爸給的,一半是媽媽給的,」女兒突然恍然大悟。「所以,如果媽媽三十八歲生我,表示媽媽的卵子至少三十八歲了。那就是說,爸爸新鮮的精子和媽媽三十八歲的卵子結婚,才會生下我囉!」

女大男小的「某大姐」,其實從受精的那一剎那就開始了,希望大家都能成功地坐「金交椅」。

(摘自《醫23事》,張耀懋著,時報出版2011.6)

-----

文章二

【聯合報/記者/張耀懋;諮詢:台大生命科學系教授蔡懷楨、台大公衛學院院長江東亮、小兒專科醫師呂嘉順、婦產專科醫師葉立凡】

台灣最近3年總人口性別比例,由民國95年的102.7(男102.7,女100)、96年的102.28,到97年的101.89。
見(2009-11-28.聯合報.A17版.兩岸)

女兒轉學回來,新學校都是生面孔,打不進小女生的小圈圈,女兒只能和小男生跑跑跳跳。「女孩子家踢足球、吊單槓、攀岩,一點都不淑女!」老婆大人很有意見。「以前在舊學校裡就愛踢了呀!」女兒嘟著嘴,「現在學校的女生都只愛在教室玩,而且女生也比男生少,怎麼玩!」「怎麼會!」老婆大人一聽就直覺這是個歪理,「妳看,101.45:100」她指著報紙,「就是說,每2百人裡,約有101個男生,99個女生,那有差這麼多!」「我那知道,人家就覺得波士頓的小學裡,女生比較多。」眼看大勢已去,女兒抓鼻子、抿著唇嚅囁:「那裡冷啊!大家都愛生女生啊!妳不是說生女孩真好,冬天抱著可以當暖暖包嗎?」

動物性別 隨環境改變

生男生女和氣溫有關?這倒有趣;而且還真的引起一場小論戰,不過,這些學者關心的是:高低緯度地區生男育女比例的差別。近赤道的國家是否比近南北極圈的居民更會生男?

「這些學者吃飽沒事幹嗎?」老婆大人今天火氣不小,「怎麼不去研究有錢人較會生男,還是窮人比較會生男生?或不愛洗碗、疊棉被的人生男生多,還是女生多?」這後半段有些無厘頭了,聽起來像是意有所指,因為水槽裡正有一堆待洗的碗盤在那。只是這些學者的研究還是有所本,不是聽老婆大人嘮叨後隨手捻來。這些研究的發想,是因為動物的性別可能會隨外界環境改變,他們想知道人類的性別會不會也受外在環境影響。

一般而言,哺乳類與鳥類在精卵受精的那一剎那,就已經決定了這未來生命的性別;但是很多魚類、爬蟲類動物就非如此。斑馬魚就在受精後幾周內才決定它以後要長成男生或女生;有些魚類則在當了一陣子男生後,再轉性成女生。這些魚種體內都帶有兩種性別的基因,在適當時間後,體內會發出一種訊號鑰匙,以決定開啟男生或女生的基因大門。

「那什麼東西讓牠們決定要變性?或決定要當男生或女生?」女兒終於開口了,「學校男生太多,可不可以大家講好都變女生?」的確,男女生比例是重要因素:當魚群中,性別失衡時,如雌魚過少,下一批出生的公仔魚就會少一些;另外,當整個魚群大量減少時,就是魚口密度降低時,雌仔魚會大量增加,以確保生出更多的下一代。

雄變雌 避免被滅種

同樣地,當食物大量減少時,雌魚的比率也會增加,以確保生出更多的仔魚,以免遭到滅種;換句話說,繁殖,是生物存在最重要的天職;性別決定或變異的原因,就是要繁衍更多的下一代。

「所以人也會這樣囉?」女兒很好奇,「波士頓那兒較冷,所以美國人就生很多女生,萬一酷寒冷死很多人,就可以生更多的小孩,以便傳什麼接什麼的!」

「傳宗接代啦!」不過,人類不會這樣。因為哺乳類受精後,是在保護良好的子宮中長大,孕育環境好太多了。這類物種基本上都是以「保護少數」為原則,不會面臨太多考驗,因此,出生前就可決定性別。

反觀魚類等變溫動物,生存與孕育環境惡劣。很多是體外授精,精卵尚未結合前,就被拋到深冷的大海裡,自求多福。所以是大量播種,灑出成千上萬、至億的受精卵後,歷經各種嚴酷的生存條件,他種生物的掠食後,倖存者才能孵化成幼魚;因此,要確保可以生生不息,就必須有不同的存活手段,這也是為什麼牠們要視外界環境來決定性別的主因之一。

「那到底熱一點還是冷一點的地方生男多?」老婆大人終於有些興頭了,「我得告訴我小妹讓她回南部住兩年因為她一直想要女生!」哈!想太多了,差異沒那麼顯著啦!不過,下回再分曉了。


【2010/01/20 聯合報】

------

文章三

【聯合報/記者/張耀懋;諮詢: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江東亮、小兒專科醫師呂嘉順、哈佛公衛博士、家醫科醫師林先和】

亞洲男女比例失衡,其中又以印度、大陸最為嚴重,被稱為「遺失的女孩」現象。見【2009-04-12/聯合晚報/B6版/健康一起來】


20世紀後半期,男性人口似直往下掉,科學家都在找原因。


馬爾他(Malta)的小兒科醫師維克(Victor Grech)與婦產科及醫學院研究小組也想找出原因。他們試著找出這小島1916年至1995年間,以及歐洲國家1990至1995年男女嬰比例。


結果,馬爾他男女比並沒有顯著差異,但被維克列為對照組的歐洲國家,卻顯著不同。維克的小組以緯度畫分歐洲國家,如北歐、中歐、南歐等,這樣的畫分意外發現,歐洲男女嬰性別比因緯度差異明顯;南歐男嬰比遠高於北歐,而且隨緯度北移降低。


美加現象 不符研究


維克無法說出一個所以然來,只推論唯一的差異可能是溫度,也就是氣候愈高溫地區,生出男嬰比率愈高。而溫度觀點在1999年或更早就被提出來。


緯度造成男女比不同,是學者茶餘飯後話題。2002年,維克接續並擴大研究,並將結果發表在學術地位名列前茅的「英國醫學期刊」(BMJ);他將時間縱深拉大到1950至1999年,整個20世紀後半段,地理位置擴張至美洲1958年至1997的人口結構。結果,再一次證實:南歐男女嬰比率差異明顯高於中歐與北歐,在北緯35度到40度國家生男孩的比率,高於北緯40度以上國家。

一般而言,每一萬名新生兒中,南歐男嬰數較中北歐高出7、8人,但中歐與北歐無明顯差異。

這項發現讓維克等人很興奮,若全球都有這種現象,就有趣了。但是,在美洲的研究發現,美國男嬰比率明顯高於墨西哥,緯度更高的加拿大又比美國更高

BMJ的編輯詹姆斯還是認為影響因素是溫度,另一影響因素則是荷爾蒙。但是,維克後來相反的研究結果,很難以全球觀點,統一解釋:到底是低緯度地區生男比率高,還是高緯度生男比率高?


不過,學者倒是認同,緯度不同,確實可成為生男、生女比率差異的重要因素。至於為何美洲與歐洲不同,這問題引發更多探討。一些狹長國家如義大利,就觀察該國從南到北不同緯度的男女嬰比,國土寬廣的伊朗則乾脆對緯度及經度拿來比較一番。


教堂紀錄 呼應研究


除了緯度,有的學者研究範圍拉大到戰爭對男女性別影響。斯洛伐尼亞的學者以該國1991年6月26日至7月7日的內戰為時間點,統計戰後10天男女嬰比例,結果發現,男生比率陡降,斯洛伐克學者認為,這是戰爭壓力導致的結果。壓力降低懷男胎比率,似乎較緯度產生的影響更受肯定

對於溫度,山謬利(Samuli Helle)等人對前人研究不以為然。他認為,哺乳類動物早在受精時就決定性別,溫度若影響男女比,應在精子階段就影響了,因此不應對照同年溫度與男女嬰比,而是應對照前一年平均氣溫才對。因為一旦受精,性別就不會改變了。但氣溫登錄不過就是這兩三個世紀的事,要去那兒找到這些資料,而且還要有人口登記的數字相對應?

教堂!很多教堂日誌記錄教區出生人口,還會像我們小時候寫日記般紀錄下當天天氣。他們找到一處路德教堂於1745年至1890年紀錄,包括當地教區閃米族人口結構及天氣紀錄,統計那145年溫度變化對性別影響,結果不但呼應「氣溫愈高愈容易生男」的說法,還推算出一公式:前一年氣溫平均提高攝氏1度,第二年男嬰出生率就提高1%


【2010/01/27 聯合報】

---

文章四

醫二三事》寶寶吃奶 不用使盡力氣

【聯合報╱本報記者╱張耀懋】 2009.05.13 02:23 am


20年前台南縣一名窮婦,家中兩頭小豬沒有母豬哺乳,她所懷的雙胞胎又剛好胎死腹中,所以已有奶水。為了救活小豬養大賣錢,養活一家人,就當起小豬奶媽,讓兩頭乳豬,一邊一個吸她的奶,持續了一個月。見2008-09-21/聯合報/A8版/人間事



人體構造很奇妙,尤其是乳房組織,本是孕育下一代的寶庫,因此,幾乎整個構造就是為了方便下一代延續生命及健康長大所設計的,所以造物者一定要想盡辦法,讓小寶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飽餐一頓;因此,就哺乳,這滋養生命的重要動作而言,就要讓小寶寶很輕易的喝到奶,不能讓寶寶「費盡吃奶力氣」,還是一無所獲。

因此,相較於「吸吮」這複雜的動作,造物者設計了更便利的方法。與其說是寶寶「吸」奶,不如說是媽媽與寶寶協力「擠」出奶汁來。寶寶只需將整個乳暈含住,當嘴中塞滿媽媽的乳房時,舌頭便會順勢往上頂,乳房因受到這些動作的刺激,肌肉纖維便會收縮,將乳汁擠出並流到寶寶口中。這動作與「吸」珍珠奶茶的吸吮動作不同,反倒較像是我們在吃一種有外包袋裝的棒棒包冰(不是冰棒)一樣,只不過吃棒棒冰,是用牙齒將冰從冰包中擠到嘴裡,沒牙的小寶寶則是用嘴擠壓的。

吸吮 從娘胎起就會

擔心寶寶餓死,造物者讓胚胎長到14週時,就發育到可以完成吸吮的動作,所以「吃」是真的打從娘胎就會的。造物者還擔心寶寶的吸吮力道不足以養活自己,所以要媽媽一起來幫忙。婦女的乳房與乳頭的組織構造非常容易感受到刺激,其實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協力完成哺乳工作,源源不斷地幫忙將乳汁擠出來。

藝人陶晶瑩在第17屆的金曲獎大秀了一段「噴乳秀」,雖然飽受抨擊(見2006-06-11/聯合報/D3版),其實,這還真的有那麼一回事,因為媽媽協助擠乳汁的動作,醫學上真的就叫「噴乳反射」(milk ejection reflex)。而且造物者對小寶寶特別心軟,不忍聽到他們餓哭聲,所以設計了一個機制,讓有些乳汁飽滿的媽媽,一聽到寶寶的哭聲,不管是誰家的,自主神經便會通知乳房開始擠壓乳汁動作,分泌乳汁,這時可能連寶寶吸吮的動作都派不上用場,張口就有奶水喝。

尋根反射 自然張口

你也許會納悶:那小豬寶寶怎麼會知道吸婦人的奶?畢竟人的乳房組織與豬媽媽的乳房不太一樣。這也是造物者擔心新生命餓死的設計,因為若連奶水送到嘴邊,小寶寶都不知道要吃,那可糟了!於是造物者讓哺乳動物有「尋根反射」(rooting reflex,又稱尋乳反射)的動作,就是只要有東西靠近寶寶的臉頰部位,小寶寶自然會張著口尋著那物體後含住,開始吸吮。這也是打從娘胎就學會的求生把戲,人約在胎兒28週時就會了。因此,即使不足30周的早產兒,也能自行覓食;所以當那婦人乳房靠近接觸時,小乳豬本能反應就張口含住吸吮。

有些年輕媽媽喜歡用手搔寶寶的臉頰,寶寶就會轉頭,想吸吮媽媽的手指頭,有時還有「嘖嘖」的吸吮聲,就是同樣道理。有些新聞說母老虎會餵小獅子喝奶、母貓哺乳小老鼠,都是同一反射動作。只是小豬不像小嬰兒沒有牙齒,豬寶寶出生時已先長牙,所以吸吮婦人乳汁時,可能會很痛,也有咬傷乳頭的風險。

要知道並非所有哺乳動物都像現代人一樣幸福地出生在保溫箱裡,動物或遠古人類可能就出生在野外、山洞中,媽媽一躺在小寶寶身邊,寶寶就會自己尋根,找他生命的源泉。從尋根反射讓寶寶即使在睡夢中也能自主反應吸吮,加上媽媽的噴乳反射、乳房擠壓反射等,都可確保寶寶可自行覓食,日夜進食,快快長大了。

諮詢對象:台北市雙蓮診所小兒科醫師呂嘉順、婦產科醫師葉立凡

【2009/05/12 聯合報】

--

文章五
【聯合報╱記者/張耀懋】 2010.05.19 02:43 am


日本抗加齡醫學會理事長吉川敏建議,吃東西時,最好少吃一兩口,… 阻止老化及疾病發生。見(2009-11-01‧聯合晚報‧B3版‧健康一起來)


女兒養的烏龜「平平」、「安安」終於拖不過今年夏天,本周「平平」一動也不動了。冬眠以後就幾乎不太吃了,「殼像水一樣軟!」女兒非常心疼。小心翼翼地放在手上,「不是說少吃些會活的久一點嗎?」「少吃跟不吃差很多,好不好!」老婆大人有氣無力的搭話,深怕又帶壞小孩。

控制食量,真可以延年益壽。就像很多故事的「桃花源」般,美國加州的羅馬琳達(Loma Linda)也許也許可以名列「長壽村」之林;住在那兒的居民總比鄰村村民長壽,老人特別多。

「難道有什麼秘方嗎?」老婆大人這幾天對我不爽,火氣也大些,「活的不高興,活那麼久幹嘛?」

但是,羅馬琳達的村民可是活得既喜樂又長壽。其實也沒什麼法寶,因村民大多是安息日教會教徒(Adventists),國內台安醫院就是隸屬這教派。他們一直堅持健康素食主義及嚴格的節制飲食教規。這讓很多科學家對他們的長壽深感興趣。

2000年時,對該村民的調查出爐發現,遵循嚴格安息日教會的健康素食者逾20年者,平均壽命多了近4歲,死亡率也下降了。羅馬林達村研究的結論,簡單地說,就是素食飲食以及節制飲食可以延長壽命。

「所以餓肚皮,真可以延長壽命囉?」老婆大人眉毛一挑,不知在打什麼算盤。

其實,類似的研究雖不是醫學主流,結果都接近。羅馬琳達研究鼓舞很多科學家。因為科學還是講究倫理與道德,輕率抓人來餓肚子實驗,只怕會招徠群起撻伐。羅馬林達村民卻是一直恪遵節制飲食的傳統,成了天然研究對象。「難怪以前都只研究老鼠或果蠅,」女兒似懂非懂,「那比較小,而且模樣讓人討厭,所以較不會有人抗議。」這邏輯怪怪的。

不過,科學家目標愈來愈大,1989年,美國國家衛生院開始大規模以經費支持猴子等靈長類,最後目標當然是人類。威斯康辛大學乾脆讓獼猴餓肚子。結果,這些吃不飽的猴子的平均壽命延長了5%至14%。「這有什麼好?」女兒有些發慍,小學生還不能接受,經由「虐待」動物,人類才能獲取更多知識,活得更久,「那這些猴子不就營養不良了嗎?」沒錯,可是限制獼猴熱量攝取後,延緩衰老,癌症,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和腦萎縮等與年齡有關的疾病全延緩了。

西奈山醫學院隨後也抓了松鼠猴來餓牠們肚皮,結果熱量限制的松鼠猴患老年癡呆的比率顯著下降。

2002年,華盛頓大學招募30名從35至82歲的志願者集體來餓肚子,每天少吃10~25%,一年後,平均血壓,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血糖濃度都比同齡人正常飲食的人低;更神奇的是,餓肚子居然讓記憶力也提高了。梅特森(Mattson)還發現,太胖的氣喘成年病患接受間斷限制熱量攝取8週後,氣喘發作及嚴重度都改善了。

「適度飢餓好像還真的對健康有益。」老婆大人突發奇想,「那乾脆再少吃一點,效果更好?」那可就會「呷緊弄破碗」!吃得太少致體重過輕,BMI值小於18時,非癌症及非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明顯增加。

「那該如何限制熱量呢?」女兒輕輕地推開小半碗吃不完的飯菜,動作輕到老婆大人都未察覺。

這些研究者的心得是,餐餐都要吃,但對澱粉類主食如米麵,可以考慮只吃以往的一半到2/3的量,油脂儘量避免。對於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是要正常攝取。一旦發現身體不適,就要立刻回到正常飲食或就醫。還在發育期的青少年應該避免嘗試限制熱量飲食。

簡單來說,低熱量飲食降低胰島素量,讓細胞自我修復能力提升;自我修復能力愈強,傷病致細胞受損後,也就能很快地修補癒合。

老婆大人終於瞥見一桌子的菜都沒吃完,忿忿站起,「下次餓著你們倆,看會不會健康些?」說完頭也不回地去看電視了。至於會不會延壽呢?下次再說囉!


諮詢:美國耶魯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醫師劉沛昌、台中清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余興焜、台安醫院院牧室傳道士程秀卿

【2010/05/18 聯合報】

--

文章六

單身,精神病?

2010/04/14
【聯合報/本報記者張耀懋;諮詢/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任、台大衛政所博士班林立寧、八里療養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台大法學博士吳文正、亞洲大學趨勢研究中心主任何玉山】

衛生署長楊志良說:「人在家庭裡比較不容易生病,生病也有人照顧,比較少得到精神疾病…在統計上沒錯,但這只是相對而言…」


見(2010-04-08‧聯合報‧A4版‧要聞)


單身真較易得精神病?這個命題還真的不容易找到解答。雖然楊署長說上網google,就可以找到一億多筆資料;但是,google蒐尋很多文章是重複的,而且很多不是原創研究,包括署長這幾天來的發言造成的新聞與效應,都可能被google出來。單身與精神病的研究,可能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要討論這命題,需先釐清精神疾病的定義,精神衛生法上說「精神疾病」,指「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等精神狀態表現異常,致其適應生活之功能發生障礙,需給予醫療及照顧之疾病;其範圍包括精神病、精神官能症、酒癮、藥癮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精神疾病,但不包括反社會人格違常者。」


一般以會出現妄想、幻覺等的精神分裂症、躁鬱病與妄想性精神病為主。


精神疾病成因,從兩本主要精神科教科書(La Londe,1974和Surgeon General,1979)的觀點,可以找到包括生物學因素(如基因)、個人可歸責因素(如可自由選擇的生活型態)、醫療資源因素(如醫療可近性)、環境因素(如物質環境和心理社會情境)等。楊署長談的似較偏向第二類與第四類。


不同精神疾病 成因也不同


不同類型的精神疾病的成因也不同,如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學因素就較強,也就是基因佔了很重要的因素;如,一般人一生中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機率為1%;但是,父母中有一人或異卵雙胞胎有一人為病人,相對人罹病機率即爬升至12%;若雙親都為病人,機率更高達40%;同卵雙胞胎中有一人罹病,另一人發病為47%。


因此,基因一直被視為是精神分裂症的主因之一;相對地,急性壓力反應的精神疾病,環境因素就較強,如住院超過3年的病人中,就有5%的人有適應障礙。因此要論述單身與精神疾病的問題,可能還要往下區分那一類的精神疾病,比較意義較大。


好發時期 易落在未婚階段


實證資料顯示,嚴重精神病好發在青春期至青壯期,即15-25歲年齡層;但以內政部公布的97年國人平均初婚年齡為例,新郎是31.1歲,新娘是28.4歲;而且24歲以前結婚者只有9134人,占所有初婚人口126,798的7.2%,而在15歲以下結婚者,更只有2人。


若單身指的是「婚姻狀態」,則可發現精神疾病的好發時期,較易落在未婚階段。當這段時期一旦發病,成婚的條件變差,因此,也就更不容易結婚。從這觀點,較適宜的說法是,精神疾病使單身病患持續單身狀態,這是一個結果;尚難據此推論,單身是精神病的原因。


離婚、喪偶 也算單身狀態


單身也應該不只是「未婚狀態」,還包括離婚及喪偶後的單身狀態。精神病或會使婚姻狀態更不易維持,我國法院似也將嚴重精神病當作民法1052條「重大不治之症」判決離婚的要件之一,似也加重精神疾病與單身者間的統計關係。


單身與精神病的研究,2004、2006年等都有研究發表,支持單身、離婚、獨居者與憂鬱症的相關的觀點;不過,這觀點並非通說,因為在其他的研究中也有不同的發現:已婚者與憂鬱症或一般精神疾病的相關性較高;這與精神疾病具有多種成因構成的想法相符,研究方法不同,結論也不同。


即使婚姻狀態與精神疾病有關,但是,1998年的一篇研究也說,婚姻狀態的品質恐怕比婚姻狀態本身對精神疾病的影響更大。其實在相關研究中,不管單身或婚姻狀態,更重要的是,遭遇強大壓力時,有支持系統幫助。包括家庭、親友均是,未在婚姻狀態反是次要的。


這些討論可能都不是楊署長要表達的。他其實只是要說服單身者多繳些健保費幫其他多眷口的家庭罷了。


【2010/04/14 聯合報】




更多醫23事的文章在udn點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ybird 的頭像
    Maybird

    被貓撿到的幸福

    May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