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

最近看到一些書和雜誌,以及研習資訊,思考的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我的孩子,在臺灣未來的孩子,能去哪裡?在2017比爾蓋茲的書單中,很特別的是把兩種族群的書都放進來,「以母之名」(還沒收到書),是社會底層的黑人努力向上爬成為知名脫口秀主持人的故事,而這本「絕望者之歌」我剛看完,美國的白人卻成為社會底層的族群

提到美國的白人小孩在家庭酗酒、藥物濫用、爭吵等問題,這個孩子長大到31歲,耶魯畢業,回顧過去,即使父親母親一直換人、家庭一直換,但是他的奶奶一直給他穩定的愛,即便過程也是充滿爭吵、暴力、惹麻煩,而這些都要等待他大了才懂。而他認為進入軍隊是他最好的改變,讓他不用負債、學會紀律、理財,然後才去念大學,而且是耶魯大學,在他身旁的所有親戚沒人能爬上頂端,不是因為他們的公立學校太爛,而是因為他們的家族永遠困擾的他們。

這本書描述了為什麼美國白人會投給川普,他們看夠了社會福利帶來的壞處,領著社會福利的人嘲笑著努力工作的人。

無標題

好妙啊,美國的黑人喊窮喊痛苦,美國的白人也喊窮喊痛苦

無標題

然而當天下雜誌2017夏季號寫著向世界投履歷,紐約雜誌中文版這篇「如果我沒資格留在美國,誰會有呢?」卻提到美國正在大幅拒絕外國人在美國工作的機會,當然你可以說全世界不只有美國,但是這個世代在某方面來說已經不擁有哪些異國夢

台韓情勢十年大逆轉:在越南,看見韓國「可怕的」南向經濟戰略」裡面提到台商到越南只是在城市邊緣建立都是播放三立、TVBS的工廠,而韓國則是舉家帶眷進到市區內、上越南大學去深入一個國家。台灣擁有很豐厚的新移民資源,但是卻完全沒利用,只會叫人家來參加正音班、比賽做菜料理是比做台灣菜誰做的正統,升學鼓勵也只會來個台大的希望入學(是新台灣之子有功課好的就有希望...)

台灣多少新台灣之子會講越南語、泰國語、緬甸語?其他國家都特地補習這些南向政策,我們呢?

無標題

「如果想擁有一份能在週末跟家人好好相處的工作,你最好想辦法上大學,自己去爭取」,可惜的是,在我們這個社會,如果想擁有一份能在週末跟家人好好相處的工作,你最好想辦法........什麼呢?我的孩子以後可以往哪發展呢

我的孩子可以不用一定要去外地,可以認份找技術性行業,只要他夠深入鑽研、人的品格夠好、足以賺錢.....我正在扭轉自己的想法

博客來:絕望者之歌

比爾蓋茲2017暑假的書單:
以母之名。作者:特雷弗‧諾亞(Trevor Noah)
《那顆心》(The Heart,暫譯)作者:邁利斯‧德‧克朗加爾(Maylis de Kerangal)...目前是英文版
絕望者之歌作者:JD‧萬斯(JD Vance)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Homo Deus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