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開始有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把個人化約成整體,所以看到每個個人的選擇,但是最後還是看整體的文化特色

很多時代改變了定義也改變了
傳統的定義→現代
state→political system
從傳統的國家概念,變成政治體系概念
institution→structure
從機構到結構
power→role
從權力變成角色
office→fuction
從官方角度,變成功能取向
public opinion→political culture
公民意見改為公民文化
citizen training→political socializaton
公民訓練改為政治社會化

residual稱為殘餘變項,既然社會無法解釋的那麼多,就把它全部歸類給政治文化,為何會貪汙,無法解釋就說因為這地方的政治文化,為何會霸凌,無法解釋就說是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被誤解成為甚麼都是因為政治文化,甚麼事情都企圖用政治文化來解釋,成為文化決定論。這跟馬克思認為的經濟決定一切剛好相反

依賴理論中也提到,西化有時候就等於美國化,認為一定要跟美國學不然就是不是正統,導致中南美洲跟美國切斷

後來政治文化被拋入冷宮

到後物質時代,後來又有反核、環保議題、女性主義等,填飽肚子之後就開始思考許多東西

Ronald Inglehard所寫的寧靜的革命,提到重拾政治文化,搭配政治文化

現在也重視跨國研究

普特南
社會資本

Robert A. Dahl 多元政治,用來檢視一個國家的民主程度的兩個指標:參與participation(例如選舉)、反對oppsiton(例如這個國家有沒有反對黨、反對的力量存在)第三波民主1828

on Democracy論民主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民主與批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