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體外受精、不孕症的改變技術帶來的好處與壞處?好處的部分先不提,爭議的部分包括代理孕母、法律的配合。得到諾貝爾獎的人與事件都是正面影響的嗎?

今年諾貝爾獎第一個獎項醫學獎四日揭曉,評選委員會把這項殊榮頒給「試管嬰兒之父」、英國劍橋大學名譽教授愛德華茲(Robert Edwards),稱許高壽八十五歲的愛德華茲「為全世界不孕者帶來喜悅」,他的研究成果「是現代醫學發展的里程碑」。

頌詞說:「他的成就把治療不孕症變為可能,有很高比例的人患有不孕症,包括全球十分之一以上的夫妻。多虧體外受精技術(IVF),約有四百萬人因而誕生。」

熟識愛德華茲的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長曾啟瑞為老友得獎高興,但也透露愛德華茲患有輕微失智症,可能無法出席領獎。

愛德華茲為生理學家,五○年代初開始研究人工受孕技術,與英國婦產科醫師史戴普脫(Patrick Steptoe)在一九六八年研發出體外受精技術,把婦女的卵細胞取出,在體外受精,再植入子宮。兩人於一九八○年在劍橋創立第一間治療不孕症的診所。史戴普脫於一九八八年去世,他若在世,將共同獲獎。諾貝爾獎在一九七四年改變規章,不再頒獎給已過世的人。

以這項突破技術產生的第一個試管嬰兒露易絲.布朗在一九七八年七月廿五日誕生。

如今卅二歲的露易絲得知愛德華茲得獎後,與母親發表聯合聲明:「這是大好消息,我與母親很高興體外受精技術的兩位先驅人物之一獲獎,這是他應得的肯定。」

科學界對愛德華茲獲獎一片叫好,他將獲得一千萬克朗獎金(台幣四千六百萬元)。




都是索可惹起的--科學與文化研究的一次交鋒!(原文點此)
86.3.17 中國時報
編按:去年發生在美國的「索可事件」,引發了科學學術界和文化研究人士的論戰,戰場由學術刊物延燒至報章雜誌,由美國越洋擴及歐洲,在歐美學界和社會引起了相當注意。「索可事件」並不是偶發的,就如前不久引起熱烈討論的「複製羊」實驗,都是近代科學日益在社會上引致矚目和爭論的實例。

本週「時報科學」刊出一篇對「索可事件」起始原委的引介文章,和一篇「自然」雜誌刊登的「複製羊」實驗論文那期的社論,下週「時報科學」還將刊出一篇對「索可事件」探討評論的文章,期使吾人再思考科學的深層意義和價值。

艾倫.索可 (Alan Sokal) 是何許人物,竟然可以引起一樁事件呢?他是美國紐約大學物理系的教授,專長是數學物理。他也是一位自認政治上屬於左派的學者,曾經在桑定政權下的尼加拉瓜大學教過數學。索可鬧的事件其實只是開了一個玩笑,不過玩笑開得太大,開到一天到晚要「解構」、要「顛覆」的後現代學者們身上,而且暴露了他們的「國王新衣」,因而在美國的知識界掀起了波瀾,釀成了一樁所謂的「事件」。現在讓我們來介紹一下,到底是什麼事讓人這麼笑不出來?

「文化研究」是今日美國學院裡一門時髦的人文學科、標榜後現代以及運用一些新鮮名詞是它的特色,而研究對象常涉及女性主義、同性戀、權力、族群等頗有爭議性的題材,是它抓得住新新人類的魅力來源。但是在這些光鮮亮麗的詞藻背後,有沒有禁得起考驗的推理與論證?有沒有能力造成一種新的啟蒙?卻是讓某些人對文化研究深表懷疑的地方。尤其當文化研究把顛覆的對象轉向科學時,就有人會感覺已經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索可自認從過去幾年的接觸裡,對這類東西的學術嚴格性標準何在,感覺非常困惑。而且文化研究裡不少人也自認是政治上的左派,索可以為思想不清楚的左派,並沒有力量能為弱勢群體講話。但若想正面與文化研究信徒辯論,似乎會落得各說各話卻沒有交集的結局。所以他就想來作一個出人意表的「實驗」,直接暴露事物真相。


社會文本轉換詮釋?
他挑了文化研究裡當紅的學報「社會文本」 ( Social Text) 為對象, 該期刊的編輯群包括了詹明信 (Jameson)、羅斯 (Ross) 等重量級人物。 索可準備投給「社會文本」一篇胡說八道的所謂「論文」,但是這篇文章一方面要看起來煞有介事,好像很有學問,另方面語氣措辭要迎合後現代的意識形態,去討好編輯群的口味。他要看看後現代的學術標準,有沒有能力把這樣的魚目從珍珠裡挑出來。
索可文章的題目很唬人:「跨越界線:通往量子重力理論的轉換詮釋學」。這篇文章從形式上看來,儼然是一篇道貌岸然的學術大作,光註腳就用了一百零九條,徵引參考文獻也達兩百三十餘種。文章一開頭,他就批評科學家緊抱著一種「啟蒙時代以後,長期以霸權壓制西方知識面貌的教條思想」,也就是「外在世界確實是存在的,它的性質是獨立於任何個人、或者人類的整體。這些性質記錄於『外在的』物理定律裡,人類有能力得到物理定律的可靠知識,雖然知識也許不盡完美、是暫時性的。獲得物理定律的手段是善用(所謂的)科學方法裡的『客觀』程序與知識判準。」


量子力學政治正確?
然後,索可在完全沒有提出證據以及嚴格推論的情形下,說:「在物理『實體』的底層,其實是社會與語言的建構。」請注意這裡說的不是物理理論,而是說真正的實存世界也是人心與社會的構造品。索可通篇文章中穿插了許多似是而非、混淆視聽的名詞與理論,譬如把「新時代」理念裡所謂「形態生成域」和量子重力理論拉上關係;說拉亢的心理分析已經由量子場論證實;把數學集合論裡有關等號的公設與女性主義政治類比起來;又說複數理論是數學物理裡的新鮮又具玄想的領域。
光是亂搞名詞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最應該引起懷疑的是這篇文章要論證什麼主題?推理的基礎是什麼?大體來說,索可把處理微乎其微時間與空間性質的量子重力理論,說成有「政治上」的意義與影響。為了「支持」這種論調,他徵引一些波爾與海森堡有爭議的哲學性言論,然後就宣稱量子力學與「後現代知識論」調子相近。最後結論說「後現代科學」已經把客觀實體的概念廢除,而科學如果要發揮「解放」的作用,必須臣服於政治的策略。所有這些大言不慚的過程都不是用邏輯的推理,而是建立在援引權威、文字遊戲、扭曲的類比、以及膽大包天的斷言。其實這篇文章只要送給有水準的物理學家看一看,馬上就知道內容裡涉及科學的部份都是一堆垃圾。

「社會文本」的編輯接到索可的論文後,起先也感覺調子有點怪怪的,但是他們以為科學家自動輸誠批評科學的霸權,過多的註腳與參考資料,也許反映了新手自信不夠,想要爭取文化研究界的認同吧!雖然他們與索可通訊希望他精簡文章,殺減註腳與參考文獻,但是索可都一本正經的跟他們討價還價,不肯輕易更動。最後編輯們接受了索可的論文,並且安排在一九九六年春夏合集的特刊「科學戰爭」中登出。

那期特刊羅列許多文化研究的大將,把科學修理一番,編者把索可的論文放在最後三十六頁,似乎想用展示「戰利品」方式來壓軸。雖然特刊主編之一是與索可同校的美國研究系羅斯教授,但他們既沒有在學校裡打聽一下索可的情況,又沒有找一位物理學家審稿,就堂而皇之出版了。


索可論文惡劣玩笑?
在「社會文本」出刊後不久,索可利用另外一本期刊正式公開承認他這篇「宏文」根本是瞎掰的,是要暴露文化研究空有其表的假象,這一下可真讓「社會文本」大丟其臉。當然「社會文本」編輯要出來為自己辯解,甚至搪塞說「社會文本」是發表政治意見與文化分析的無審稿制雜誌。他們也不會忘記批評索可的這種欺騙性的手段,嚴重破壞了學術研究應有的規範。因為「社會文本」是由文化研究重鎮的杜克大學出版社發行,該社負責人費西教授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抨擊索可的「惡劣玩笑」。
索可自然又出來反駁一番,如此這般科學界與文化研究界就交鋒起來,美國的重要報紙、雜誌紛紛報導評論此事。學界的知名人物像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溫伯格,也在「紐約書評」上參與論戰,討論起科學的客觀性。至於電腦網路中,各方英雄豪傑更是迫不急待的眾說紛紜起來。索可終於釀出了事件,而其餘波蕩漾至今仍未平息。國內網友有興趣一窺究竟的話,請走訪下址:Weber.u.washington.edu-jwalsh sokal。

美國科學研究經費有相當大的比例是與國防工業相關的,在冷戰時期很少人會質疑這些經費該不該花。但是自從超級強權態勢異變之後,再加上美國經濟實力大不如前,科學研究的正當性、合宜性、有用性都開始遭遇檢討。另外一方面因為科學的專技性,科學家彼此都已經是隔行如隔山,更不用說一般大眾經常會由無知而生疑懼。於是科學家眼中看來是反科學、偽科學的言論、運動、學派應運而至,造成對科學文化的大挑戰。現在矛頭所指,更深入到作為科學靈魂的客觀性、理性等思想基礎上,甚至懷疑起科學的啟蒙作用。把科學描繪成一種宰制性的霸權。


科學挑戰產前陣痛?
自牛頓以降,目前科學思想與方法所面臨的考驗,可能是史無前例的嚴峻。美國科學界對這類衝擊的回應,比較突出的有科普健將沙岡最近過世前出版的「鬼影幢幢的世界--科學是黑暗裡的燭光」,以及羅格斯大學數學教授勒維與維吉尼亞大學生物學教授葛羅斯合著的「高級迷信--學院裡的左派與他們跟科學吵的架。」
二十世紀初期實證的科學哲學,總結了十九世紀以前科學的經驗,特別是機械性宇宙觀。當時實證哲學家對科學是心存景仰的。但在世紀末的今天,當人們對科學運作有了進一步認識,尤其是把科學與現實的社會聯繫起來看,而不只當作是一套抽象的知識系統時,愈發感覺需要一種去迷思的、入世的,對科學更宏觀的新了解。後現代哲學對科學的鞭笞,也許讓科學家感覺刺痛。不過有些種類的痛,像是生產前陣痛,卻是讓科學獲取新生命跨入新世紀的契機。當索可用「後現代」式的實驗,來捍衛科學的客觀理性時,從某種意義上講,豈不正好脫繭而出自我顛覆掉了嗎?而我們的科學界袖手看熱鬧之餘,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有關科學深層意義與價值的問題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