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做下列步驟,使用虛擬撥接到師大,再開SPSS使用喔,上限好像是30位
http://www.itc.ntnu.edu.tw/index.php 先點選師大資訊中心
左邊列的常用服務→■VPN服務
點下服務網址
留個言跟我說說話吧,這裡沒有收錢的廣告試用,都是我買過用過的,請安心服用。網誌就是生活日記,很多作品不是很漂亮,但是就是拋磚引玉有個新的idea,你也可以做到
目前分類:研究所天堂路 (84)
- Nov 08 Tue 2011 15:18
在校外使用師大軟體服務
- Oct 30 Sun 2011 10:38
SPSS筆記
- Oct 29 Sat 2011 15:45
論文寫作 - 如何評論量化論文
研究方法的評論:
●問卷內容、自變項依變相要和研究題目相符合,去查清楚自變項依變項的定義,小心雙箭頭不要亂畫
●不要在研究架構上一直重複字詞:探討不同背景...探討不同....可以抽換詞面,例如第一次用分析,第二次用探討....換一下
●要搞清楚母群體、樣本,要交代母群體是多少數字,抽多少樣本。你要抽樣多少推論到多少(不要用花蓮市去推論全台灣),確定你是普查還是抽查,普查就是一種統計結果了
●選用以某地區、某縣市為例子,請解釋為何要選這個地區,代表性、特殊性為何,不能說因為離我工作地點近,因為我住這個縣市
●在基本資料部分,又問年資又問年齡,除非你在文獻當中有解釋年齡與年資之間的關係,不然你應該找到為何要使用這些變項,是否有文獻顯示年資與某種態度有相關
- Oct 29 Sat 2011 14:49
論文寫作 - 如何評論質化論文
●要小心利用滾雪球找到的訪談對象,會很難做到隱匿性(尤其又放精確的年齡數字,應該放年齡範圍使之模糊化),很容易被人辨識出來身分
●是否有必要放教育程度,是否應該改成為自識何時開始有某種狀態的年齡比較有意義
●研究倫理要注意可預期傷害的避免,如果有傷害要如何補救與救濟要先想好
●介紹每個質化個案要扣緊研究主題,讓讀者可以讀出緣由
●研究流程如果本來就很複雜與長時間再畫流程圖,有回饋有各種階段再畫,不然不要亂用雙箭頭
●質性的研究方法(敘述探究是文學故事性,根本不會有四章像量化)
●質性研究不應該用受試者、受訪者、研究對象(就算要寫也要一致)的名稱,質性研究要互為主體性,研究者不是一個主體,被研究者也不是等在那裏的客體,是互為主體,要寫作研究參與者、研究訪談者
- Oct 12 Wed 2011 02:55
reading notes頁次對照
|
主題 |
小畢 |
集合本 |
10/1 |
緒論、文獻探討 |
P27~88 |
- Oct 08 Sat 2011 02:56
研究方法reading notes
一、 研究方法
1. 研究方法本身並不具有絕對的優先性,要看哪種研究方法適切於題目
2. 研究方法與方法論與知識論相關,心理學、建立民族誌、訪談、文本分析、扎根理論、個案延伸法、民俗誌各有其知識論立場與研究關切的方向。
3. 文獻回顧不是一種研究方法,除非你是二次分析或後設分析。
4. 寫論文計畫書的研究方法可以出現企劃性的字眼,但是寫論文的研究方法應該是針對實際研究過程中,原有的計劃如何施行與修正。
5. 研究方法應包括:
(1) 方法的適切性,要解釋為何使這個研究法而非其他研究設計
- Oct 02 Sun 2011 08:57
翻譯暫存
In the past decade in Cyprus, the jasmine flower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Nicosia, the island’s divided capital, and subsequently of a revolution within
the Turkish-Cypriot community. As symbol of Nicosia, the jasmine flower evoked
a purer time when the city had not yet been “tainted” by an influx of poor
workers from Turkey into areas of the walled city that had been abandoned by
Turkish-Cypriots. As such, the flower also came to stand for Turkey’s purported
colonization of the island and Turkish-Cypriots’ rebellion against it. And
- Oct 01 Sat 2011 09:06
論文寫作的提醒
資料蒐集:
可以在平常閱讀的paper就做好資料分類的工作,在側邊攔貼上編號,例如2-1就是第二章的第一節,平時就標上,再拿一個表格紀錄key words做管理
當被口委問到為何你要這樣做內容,要講出支持的原因理由,不要說:學姊的paper也這樣寫所以...
論文的評論:
文獻是在堆積還是消化? 要以別人提出的概念為架構,綜合不同學者的說法
- Sep 19 Mon 2011 14:11
論文寫作要買的書
論文寫作參考書目,寫論文像在大海中游出一條生路....
教您寫出一本優質論文作者:Paul Oliver
譯者:張可婷
出版社:韋伯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1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816611
- Sep 19 Mon 2011 13:44
本學期的作業清單
10/1 十個論文題目(含兩個英文題目)、論文寫作 – 緒論
10/16 測量研究 – 名詞定義
11/12 質得研究 – 行動研究ppt(4人)
11/26 論文寫作 – 論文評論 - 分析與討論
12/11 測量研究 – 測量評論
12/12或者12/24或者1/7 論文寫作 – 論文計劃綱要討論報告
12/11 政治文化 – 緬甸的政治文化
- Sep 18 Sun 2011 15:57
政治學者 杭亭 Huntington
今天上課老師講這個政治學的大師,好有趣喔
杭亭Huntington在政治學上非常有名,是固守美國核心價值,可以說是所謂的極右派,重視世界和平不希望有世界衝突,每一次寫書都都有人罵,但是支持他的人也有、反對他的人也有,當時他在哈佛教書,哈佛是很前衛開放的學府,認為他怎麼如此保守,1958離開哈佛,當時哈佛趕走兩個人,一個是布里辛斯基,都是離開之後便的超紅,後來哈佛又請他回來教,直到他過世
1957年,The solider and the State(站在比較保守和安全的觀點來看)
罵美國的自由派(左派的人士、最前衛要顛覆的人士)
- Sep 18 Sun 2011 14:36
政治文化
1950年代開始有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把個人化約成整體,所以看到每個個人的選擇,但是最後還是看整體的文化特色
很多時代改變了定義也改變了
傳統的定義→現代
state→political system
- Sep 18 Sun 2011 11:14
測量研究 - 測驗的種類
測驗的種類
1. 測驗的特質:
(1)認知測驗:包括:
●智力測驗(intelligence test):在測量普通學習能力,故又稱普通能力測驗(general ability test)或學業性向測驗(academic aptitude test)
●性向測驗(aptitude test):在測量學習的潛在能力,亦即測量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在測量由教育或訓練所獲得的實際能力。
- Aug 22 Mon 2011 10:57
今天加退選喔
別忘了今天要去選課
- Jun 19 Sun 2011 16:45
電子資料庫
以前申請全國碩博士論文的舊帳號現在要做轉換喔,現在改為「台灣博碩士知識加值系統」
http://ndltd.ncl.edu.tw
pdf已保全,如果要整段引用可以節省打字,但是別忘記,任何學校都有比對系統,要遵守學術規範,超過40個字引用最好就獨立整段,標明(作者,年限)引用,不能抄襲別人
pdf password remover
- Jun 19 Sun 2011 14:17
同志人權
性別不是施恩與同情,歧視是造成人權的剝奪,如果單純提性別而不融入人權,會是空泛與偏差的
看了這個很有感觸,台上的媽媽講到哭,台下的人也聽到哭
- Jun 17 Fri 2011 11:22
用錄影替代親自上台報告
- Jun 13 Mon 2011 16:28
文化與教學
學習不純然是一種心理學現象,因為它總是發生在一些社會與文化的環境裡。複雜的物質與文化因素影響著人們如何學習。
四種影響學習過程的因素:
●觀察和模仿:在一個支持性氣氛的團體之內比較容易發生觀察與模仿
●社會經驗:維持關係的能理影響學習者如何學習,這樣的能力是透過與他人交往的社會經驗所發展的
●社會衝突:透過人際間的衝突,個體可以學會與他人合作來解決攻擊、競爭與權力奮鬥的問題
●遊戲:遊戲不是毫無用處的,在遊戲中嘗試將不同要素組合,讓孩子學校解決問題、跟他人合作、妥善處理衝突與競爭並且維持複雜的社會關係
- Jun 13 Mon 2011 09:12
比利時無政府滿周年+文化回應教學
這篇新聞讓我想到,教學上要做到多元文化不只是美國的事情、台灣的事情,比利時不同語言便代表了不同政治色彩,處理語系問題便是處理政治與種族問題,不可視所有法語口音的孩子為同一族群而給予標籤,但是也不可忽略具有法語口音的孩子家庭可能具有的族群特色。教師沒有對這樣議題專業的教學,可能也會造成家長或者媒體、輿論的質疑與傷害。教學是門藝術,內涵與技巧隨著社會變遷需要不斷精進。
教育的發展是一種過程,是學習者在智能、社交、感覺動作技能、情感、氣質以及道德推理的改變。這些改變受到生理、社會、環境以及其他環境的因素影響
教育的發展是遵循著文化要求,何謂適宜和最佳的發展觀點也會隨著這個社會底下的文化來界定(假設這個文化是謙遜的,但是你教導自信自負)
Piaget皮亞傑的發展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