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走出捷運站的時候,聽到有幼鳥的聲音,有時候小貓的聲音和鳥叫很像,因為是在捷運鐵絲網裡面,有一點擔心會不會是小貓困住了,所以停留了一下確認,後來發現是在捷運的變電箱上面有一窩小鳥

從小我就喜歡有毛的動物,小時候養過兔子,養過文鳥,現在養貓,從何時開始、為何喜歡,其實我不記得,直到上個月吧,有天回家看老爹,他們老是喜歡提往事,就講到我國中的時候,有個颱風天老爹走路上班去,看到修電纜線的工人在變電箱上面摘下一整個鳥巢的故事,說我在國中的時候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可以聽一兩個小時(的確我老爹每次一講話就是晚飯到睡前),還有某次我拿買給寶寶的故事書給老爹看,他說我小時候第一本故事書,是一隻白色的貓,綠色的眼睛(應該是金吉拉之類的),小時候我每天晚上都要求他再講一次貓貓的故事,然後他每天晚上都要編不一樣的,這本故事書一直講到上小學。

原來我喜歡有毛的動物,是從那麼小時候開始阿。我是一個愛護動物的人,我是一個愛護生命的人,老爹很有惻隱之心、老爹的情感很豐沛細膩,都在許多的故事與談話中傳遞到了我的身上,也希望傳遞到我的孩子身上

在自己還沒有生寶寶之前,我只認識兩個孩子,兩個可愛的孩子,但是他們並不喜歡有毛的動物,也不喜歡有毛的布偶,也不會抱著娃娃睡覺,看到我家的貓,他們不敢摸,他們是模範寶寶,不用粘著抱,會主動跟長輩說他不想吃垃圾食物。但如果在理性與感性中選擇,我期許我的孩子是一個感性的人

小時候的生活很無聊,但是也很單純而重複;現在孩子的選擇與資源很多,但是卻流不進心裡

昨天剛在中山地下街書店翻到一本洪蘭翻譯的書: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裡面寫到父母不應該扛下?出會說謊、孩子會犯錯犯罪等等的責任,書中其實比較強調後天社會文化與同儕同輩之影響,認為父母的影響有限,但是我想提出一個相反的看法


父母可以做的,還是很多阿。只能說當你都做了,孩子還是沒有走在正途,那真的並不是你要扛下的責任。

哈里斯提出的理論,將改變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時,哈里斯也對父母提出了忠告:你什麼可以做,什麼無法做到;也把父母從「不能培育出自信、快樂、舉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惡深淵中解脫出來。


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全新增訂版)
作者: 茱蒂‧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on)

譯者: 洪蘭
蘇奕君

出版社: 商周出版

書系: 科學新視野系列

出版日期: 20110801(是商周出版的再版,所以有另一種封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