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聽淡江科教所教授演講的心得,關於這一個世代使用數位的現況,以及我們如何因應

數位原生代:也就是說90後的世代,醒來就有電腦的世代,拿起手機可能不只打電話,還聽音樂、遊戲
數位原生代有兩位學者提出
1. Tapscott(1988):1980年代後出生的數位世代
2. Prensky(2001):1980~1994年代出生

數位移民:通常是指老一輩被迫使用語跟上數位生活,他們使用數位產品為一種工具,拿手機只會打電話

在2009年有一位英國的15歲青少年,寫了一份報告,成年人以為twitter很成功,但是他卻指出年輕人根本不用twitter

標題是:Matthew Robson, 15-Year-Old Morgan Stanley Intern, Trashes TV, Newspapers, Twitter In Report

羅布森是倫敦一所學校在摩根士丹利的實習生。歐洲媒體分析師請羅布森描述他青少年朋友的媒體閱讀習慣。,團隊負責人愛德華•希爾-伍德(Edward Hill-Wood)表示,他的報告是“我們見過的最清晰、最發人深省的觀點之一,因此我們把它發表出來。”

報告引起的反響非常熱烈。35歲的希爾-伍德表示:“我們整天都收到數十位基金經理和數位首席執行官的電子郵件和電話,但是這份青少年撰寫報告產生的反饋,是研究團隊通常報告的五、六倍。

媒體大亨在愛達荷州太陽谷會議上對Twitter大加贊揚之際,羅布森提出了一個令人警醒的觀點:未來的消費者正在更多地使用媒體,但不願為此付費。

羅布森表示:“青少年不使用Twitter。”他寫道,用手機更新這項微型博客服務,需要花很高的費用,而且“他們意識到,沒有人關注他們的檔案,因此他們的推文毫無意義。”

羅布森的青少年朋友很難找到時間定時看電視,同時與傳統的電臺廣播相比,他們更願意在Last.fm等網站上收聽沒有廣告的音樂。即使在網上,青少年發現廣告“非常煩人,而且毫無意義”。

他們的時間和金錢都花在了電影、演唱會和電玩上,他表示,電玩機也可用作聊天工具,其吸引力超過電話。

羅布森對苦苦掙扎的印刷媒體出版商沒有提供多少安慰。他稱,他認識的青少年中沒有人經常閱讀報紙,因為多數人懶得看一頁又一頁的文字內容,而寧可在網上或電視上觀看內容提要。

另外還有

青少年懶得讀報紙、從不買CD或使用大本電話簿黃頁(都上網查),除了音樂會和電影票,他們一般會盡量不為其他任何東西付錢。盡管手機對他們的社交生活至關重要,但青少年會避免購買昂貴的手機(害怕遺失);拒絕使用手機上網(費用太高);更喜歡用電動遊戲機免費聊天。

他的報告原文連結如下
http://www.morganstanley.com/institutional/techresearch/pdfs/Internet_Trends_041210.pdf

先總結數位原生代的特徵
1. 有線的東西都不愛用

2. 沒人使用大本電話簿

3. 不聽Radio,喜歡能自己選歌

4. 黑白的不用

5. 喜歡多工(同時上網+講電話+看電視....)

青少年使用資訊媒體的特色
1. 注意力不集中、專注時間短(任何事情或遊戲要花太長時間的就不愛,網頁要load超過兩秒就關掉)

2. 偏好強烈的聲光效果(這次爆兩聲,下次要爆四聲的才好玩)

3. 偏好圖像勝過文字(大約90%圖片+10%文字)

4. 文字理解能力低落(難怪網路上一堆看不懂前因後果的...)

5. 接收資訊的管道變多,但是閱讀量卻變少(2006年台北市小六生國語文基本學力檢測結果顯示,小學生看電視及上網越長,國語文程度通過比率越低。)

6. 缺乏耐性(沒有養家責任,不爽就不做了)

7. 看了那麼多新世代的東西,就比較具有創造力與想像力嗎,也不見得(有5分鐘的梗,但是弄不出50分鐘)

8. 會使用google但是只會把整句話打上去,不會使用布林代數精確搜尋

因應的對策
如果你問十年前的人,喜歡看圖片還是看文字,我想也應該會是喜歡圖片居多,有時候孩子愛吃糖,就一直只給他糖,並不是只給學生喜歡看的聲光刺激,而是要有平衡的機制,也許可以用一些小遊戲或者flash去做小組抽籤、個人抽籤,或者問問題倒數3分鐘5分鐘,搶答之類的

資訊融入教學並不是為了融入而強迫融入,如果只是拿電子白板當黑板在用,那何必麻煩了?要用新思維而不只是新器具

如何做資訊融入教學:

1. 設備

2. 資訊素養(著作權)

3. 充實的內容、靈活的創意、活潑的策略

4. 團隊的創意交換(單打獨鬥是很辛苦的)

後來我查到這份文件,跟我聽到的演講內容一致,應該為同一位教授所撰寫,這篇寫的很詳細可以看看

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33600318

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s)和數位移民 (Digital Immigrants)這兩個用語是從Dr. Marc Prensky在2001發表的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這篇文章而來;Dr. Marc Prensky在觀察了數位時代的學生後,認為在上世紀末以後出生,生活中伴隨著電玩、網路、電視中長大的人(Digital Natives),其思考方式及工具使用方式,都和老人家們(Digital Immigrants)截然不同,最明顯的不同點是資訊溝通方式,Digital Natives拿起手機不見得是打電話,可能是聽音樂、看影片或發簡訊;但Digital Immigrants大多數是只用打電話一項功能,他們把手機視為傳統電話無線化來使用,買了新工具但卻是老用法。有些人可能因工作關係而被同化了,但他們可能仍然是用舊工具的思維在使用新工具,比較難去創新使用。(好像真的講到現在的我....)

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s)

一出生就活在電腦、網際網路世界的一代,這些住民在數位國度裡成長,對於數位科技不會讚嘆,從不猶疑如何使用,也從來不會想到他們用的物品屬於數位,他們流利的使用數位語言。這一世代的人沒有一天不與電腦、網站、手機以及其他新奇的數位用品或玩具,密切的共生共存。從小在鍵盤上打字,字對數位原生來說,是打出來的,不是用寫的

數位原生的定義為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有著跟1980年代以前(也稱為數位移民)不一樣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他們生長在一個充滿科技的世代,他們習慣同時處理許多事情(所以數位移民們都認為這些學生較不專注);他們偏好主動探索,很少聽收音機、不看報紙,但是愛看電視、更愛網路;他們不玩單機版的遊戲,99%有手機,常用簡訊,喜歡觸控螢幕、儲存大量音樂,不喜歡接受任何有線和電池壽命低於十小時的裝置,喜歡圖像式的說明;他們的特色是即時性、個別性、互動性、虛擬性、參與性、多元性、控制性

數位原生代喜歡掌控自己的東西,喜歡個別化的事物,希望所有都是即時的,也是互動的;他們可以生活在虛擬和現實之間,而且喜歡參與所有事務,但都參與不久,喜歡集體行動或共同參與,但也喜歡展現自我;他們喜歡自訂步調、有彈性,特別喜歡視覺跟影音,也喜歡探索、更喜歡立即回饋。而他們不喜歡獨自作業、默默承受,及受他人主導;不喜歡制式、沒有變化;不喜歡統一規範、一視同仁;不喜歡文字及靜態聽講和延遲回饋。

數位移民 (Digital Immigrants)

數位移民世代指的是出生於電腦已經發明的時代(1980年代前),但是卻尚未有數位環境的存在。這世代從出生開始,接觸到的工具是打字機,逐漸進展到文字處理系統,以及到最近才接觸到網路。相對於數位原住民,他們成長在單純、可預測的、穩定的、低科技的的環境;他們像是從另一個時空來的人,在今天這個數位世界簡直就是外國人,所以稱為數位移民。

像是所有移民一樣,到了新國家要學習適應,要學會當地語言,要尊重本地文化,要瞭解原住民的風俗、習慣,更要入境隨俗。此外還要懂得與原住民溝通,更要讓他們聽得懂你說的話。

在數位國度裡,數位移民難免會說著帶有口音的數位語言,而且內心充滿掙扎,尤其是遇到新的科技或做事的新方法,還是無法擺脫舊思維的移民。數位移民不僅思維與下一代不同,連生活模式都不一樣。諸如:需要操作手冊,甚至上補習班學電腦、學新的軟體;查資料不會立刻上網,可能還要借重字典、百科全書;告訴朋友網站名稱還要打電話;看電子郵件或網路文章還得列印才能閱讀。

數位移民和他們的上一代的思維模式差異不大,可是與下一世代的數位原生相比,就根本不同。從類比過渡到數位時代,造成產業斷裂,而上下這兩個世代,直可說是天壤之別的不連續世代。上一代的父母可以用自己的成長經驗來教育小孩,我們可以稱之經驗傳承。可是對下一代的數位小孩,做父母的自己的生活學習與成長的環境,與孩子截然不同,根本不可能將過去的經驗傳衍給下一代,反而還得向下一代學習。

數位移民可以從這現實生活找到借鑑,在數位國度裡已經不是我們教小孩,而是需要孩子來教父母如何在這新國家求生存,過個比較快樂的數位生活。數位科技讓小孩的成長不需太多父母的教導,網際網路是這種數位孩童的媬姆;他們的家庭教育來自父母的教導越來越少,他們對資訊的取得、吸收、處理與運用,也與父母學習與運用的來源與方式不同。

這幾年總會聽到一些老師或父母數落甚至嘲笑孩子字寫得很糟糕,國文程度低落,網路上也流傳著學童的精彩作文,其實這都顯示這些數位移民的老師或父母,太不瞭解原住民。數位小孩一出生就接觸豐富的影音生活,他們的思維模式,已經跟他們的移民父母不一樣了。他們是從小在鍵盤上打字,字對數位小孩來說,是打出來的,不是用寫的。這輩子只要會寫自己的姓名就不錯了,字寫的好不好與漂不漂亮,不影響與人溝通交流的效率。至於作文對於習慣於圖像溝通與影音交流的人,似乎顯得沉重,如果一個火星文、一張圖片就能充分表達,對小孩來說,幹嘛需要一串囉嗦的文字

一般移民通常是志願的,而且對移民國家充滿憧憬與夢想;但數位移民是被迫進入數位國度,對未來茫然、甚至難以預測。儘管如此,還是要慶幸有數位生活可以經驗,即使心不甘、情不願,還是要快樂的活下去。做為數位移民要認命,要學習新國家的數位生活工具,要向數位原住民請教、學習,才能期待安度智慧的日子

數位移民與數位原生的差異

數位移民使用email及電話,使用文字做溝通、喜歡人群;利用電腦網路,但大部分接觸的都還是實體。

數位移民要如何運用這些網路程式在教育上呢?數位原生平常利用即時通訊做溝通表達,所以數位移民可以利用msn,做一對一的即時教學與討論,或是利用msn白板,讓師生可以在同一個畫面上做溝通或是算數,如果是利用msn的群組,就可以用來做即時互動和遠距線上助教群組,做公布欄、討論區或是班級經營。

由於數位原生喜歡使用視覺圖像的介面,所以數位移民可以利用互動式搜尋引擎QUINTURA,就可以訂定新的議題,讓學生來搜尋。

數位原生也喜歡利用網路社群來做社交活動,像FACEBOOK的餐廳經營,與其禁止學生玩,不如利用此遊戲,讓學生練習成為教育性的活動;或是利用FACEBOOK裡的遊戲,創造屬於自己的心理測驗。

他們也喜歡行動學習的方式,所以也可以利用Podcast-ESL Pod的外語網路廣播教材,加強其學習動機。讓學生在搜尋議題資料時,或指定學生做企劃時,可以用Bookmarking,再來是學生喜歡虛實合一的學習環境,而數位移民可以讓Second Life建置一個3D的教學環境,圖書館也可以提供讀者服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