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報告有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其實每篇都好有趣喔),講到東方人的人情與面子,與西方人差異很大,對於別人會要求「施仁慎勿念」、「施恩拒報」,對於自己卻會要求「受施慎勿忘」、「人有德於我,雖小不可忘也」。看到這篇感觸良多,一堆人在攀關係、要面子、討人情....

三種人際關係
作者把人與人的關係分為三類,他先提出來東方比西方更為強調親疏遠近,對待不同關係的人用不同的標準,稱為差序格局

第一種人的關係是情感性的關係

為初級團體,包括家庭、密友,可以滿足個人在關愛、溫情、安全感、歸屬感等情感需要(回報並沒有計算和期限)

傳統社會的家庭可以視為是一種共同收支單位,在未分家之前的分配法則是「各盡其力、各取所需」,家庭成員以需求法則交往且分配資源

第二種人的關係是為了共同目的而產生的關係(不合則去,不會長久相處)

採童叟無欺的公平法則,較能客觀,而且雙方的關係不會持久,也不是以情感為目的

個人在生活與家庭以外的其他人建立工具性關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得一些物質目標,維持關係為目的本身,但是此一關係短暫而不穩定,甚至雙方可能不知道對方的姓名,即使有情感成分也十分有限

例如店員和顧客、司機和乘客.

第三種人的關係是混合型的(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禮尚往來)

有一點情感但是又沒有那麼親密,可是會長久相處,而且共同認識的人很多,所以人際網絡複雜,作甚麼事情都會有所傳聞,網絡中的其他人也了解他們交往的情況,並且會以社會規範的標準加以評判(也就是一個人的名聲遠播)

人情困境最容易在這種類型中產生,不能像工具性類別以公平與理性拒絕,或破壞人緣和人情

(例如我有剛出社會有一年,遇到人家生孩子包紅包,我不知道人情,所以就沒包,結果對方還是塞了一盒彌月蛋糕給我,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就跑去愛的世界買了衣服禮盒,一盒2400....早知道就跟著包紅包600就算了....)

人情是指個人遭遇到不同生活情境時可能產生的情緒反應,是指人與人進行社會交易互動時,擁有資源者用來餽贈對方的一種資源(例如紅包、白包),別人有急難時我給予實質的幫助,便是做人情給對方,對方便欠我人情

資源支配者面臨人情困境時,往往會考慮自身必須付出的代價,以及各種預期的得失,權衡輕重之後來決定是否要作人情給對方

假設向他求情者權力很大關係很好,便容易答應請託,反之比較可拒絕請託,所以窮途潦倒之際會有世態炎涼、人情薄如紙之感

除了拒絕或接受請託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拖」,使其不了了之,不給予具體答覆,也是一種表現拒絕的方式,請託者最後會另謀解決之道,假若請託者不知趣地再去確認或洽詢,此時擁有資源者才會表示歉意並且提出許多理由來說明自己愛莫能助

(以前我爸教我人情世故,我還不相信,朋友說要借我東西每次都說明天、明天,小時候我還傻傻相信對方是忘記帶而不是不願意借,老爹跟我講對方是「拖」,我還不信,罵老爹事故~)

那麼到底對方是拖(=拒絕),還是忘了? 何不直接委婉拒絕?聽不懂話中意思的人怎麼辦??

文中寫到東方人會有容易會有不敢得罪人的策略與順服社會期望與權威等特性

面子功夫
人有所謂的前台行為和後台行為,前台功夫是做給別人看的,後台行為是給自家人親近的人看的,一個人企圖在別人心目中創造何種形象取決於他的個人價值觀,以及對於關係網內其他人價值觀念的判斷

個人用情境背景、服裝儀容、舉止來炫耀他的財富、學問、身分、美貌等..

所以要用展現在人前的前台行為來顯示他的人際關係,例如在客廳懸掛名人字畫、配戴某人送的飾物,聲稱他與某人關係如何

顧面子成為一個和個人自尊密切關聯的事情

失去面子=自尊心受損因此要維護面子,甚至爭面子


替他人保留面子的策略包括:
避免公開批評他人,即使要批評也要婉轉或者莫菱兩可的言詞,以保全他人面子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拉關係
=攀關係、拉交情、認親家

雙方把彼此的偶遇視為一種機緣或者宿命,或稱為叫做「緣」

假設請託者知道某人掌握有某種資源,但是連偶遇的機緣都沒有,那麼就會運用各種辦法,藉由關係人士的引薦與某人搭上關係,接著使用拜訪、送禮、宴客等方式來加強彼此的情感關係

吃人家的口軟,拿人家的手短
使擁有資源者難以回絕,便有較高的成功率

(看完這一段我想說哪位朋友跟我講:我倆真是有緣,其實他是想獲得我的資源吧....)

人情的規避
受人點滴當報湧泉,一個人一旦欠了別人人情,對方遇到困難開口求助,個人便有義務要在能力範圍內設法回報,而且人情難以估算(有句話說:不要錢的最貴)

有三種方式用來規避人情的設計

1.個人取向的內化
如果一個人現代化比較多,比較不會在意人情,可以公平做事,較為傳統的人比較難規避人情

2.以公平法則建立互動規則
傳統家族企業比較難規避人情,上下層有尊卑之分,反而現代化的外商或者私人企業組織較能客觀與建立規範,主管能開放、公平與屬下交往互動

3.到陌生地區建立公平法則
到生疏的社區做生意,商人才可討價還價,避免人情困擾

4.心理區隔策略運用
對於事情或者人可以區隔,也就是對於某些生活領域的事務必須以人情原則,但是對於自己職務上資源的運用便要採用公平原則,例如公務員處理公務要用法律權威強調公私分明,但是對於私人事務便強調人際和諧

這也是解決人情困境最常使用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