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CAB9HZYI.jpg
這是今天收到博客來網路書店訂購的書籍,叫做"疾病的隱喻",該怎麼形容這一本書呢,它可能是我很少接觸的書籍類別,作者也不是我所熟悉的領域範圍,會看到這樣的資訊是在逛社會運動、社會發展、人權運動相關網站知道的,今天看完了書籍,我應該這樣形容,它是一本帶有溫順的批判理論哲學思考的文學批評書,作者具體的舉出哪些作品當中的哪些字句還有哪些主角都使用愗些特定的疾病作為結束,因此疾病被過度的美化,甚至變成一種偏見或歧視。

對於著名的文學作品或電影,敘述在這些影響人們甚鉅的傳播媒介中,結核病和癌症變成一種用來敘述主角死亡的藉口,而這些藉口變成了一種代名詞,一種隱喻。

結核病已經變成一種文明的病,只要作者想要安排主角死亡,便形容他/她染上了結核病,時而紅潤時而蒼白的樣子,並且得到結核病的主角通常都是纖細的、極為敏感的、不容許接觸的。

作者又另外舉例,梅毒成為一種惡名昭彰的病,"梅毒人格類型的人是得梅毒的人",通常梅毒暗示一種道德審判,通常在文學作品當中用來逞罰劇中的角色(例如易卜生的<群鬼>和<浮士德的博士>都有這樣的角色),而海明威在<午夜之死>中表達了下面的詞語:「梅毒是中世紀十字軍戰士的疾病。梅毒是由十字軍戰士帶到歐洲,它是過放蕩生活的人的病。過混亂性生活、寧可冒險而不願用預防ㄈ法的人容易得梅毒,梅毒是過放蕩生活的私通者的結局。」

梅毒要如何得到?剛剛到疾病防治局網站逛了一下:直接接觸類別中,傳染途徑是病原體經由直接接觸侵入宿主體內的疾病包括梅毒、AIDS,病人的唾液、乳汁、精液、尿液及皮膚損害表面均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體,感染的一年以內最具有傳染性,隨著病期延長,傳染性逐漸變小。

後來我搜尋了一下作者的背景,1933年出生的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5歲就進入柏克萊,一年後轉芝加哥大學,21歲取得學士學位,嫁給社會心理學家,三年後拿到英文碩士,隔一年拿到哲學碩士,由於她對各種知識領域涉獵甚深,在她的評論文章當中都具有相當程度的醫學知識、文學分析,透過她的文章可以對於社會整體道德、音樂、電影、戲劇等現象看到代有社會隱含偏見或意識型態。

對我來說買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是提醒自己:這個社會是有意識的,無論是政治意識、社會階層意識、商業傳銷意識,傳播媒體有意識,教材、課程也有意識。

作者並不是使用犀利或砰然攻擊的方式來撰寫,相反的這本書比較像是文集,一篇一篇的慢慢告訴你,從舊時代的結核病、梅毒,到近代的癌症、AIDS,甚至病毒也變成一種形容"變化"的代名詞,例如歌手琳達朗絲黛( Linda Ronstadt )在訪問中解釋為何她寧可玩墨西哥民俗音樂而不是玩搖滾樂的時候說:變化是我們唯一能深刻掌握的當代音樂素質。變化吧!像個病毒。

作者寫了這麼多關於疾病的偏見與代名詞要做甚麼呢?看完我會反過來思考,對於得到疾病的人,社會大眾是不是就用印象中的傳說、媒體誤導,或者是歸類:只要得到某某疾病的人就是屬於某種類型的人....

image.jpg

在買這本書的同時我訂購了一片DVD,兩個接著一起看真的非常有感觸,"中國愛滋村的故事-潁州的孩子",這是2007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得獎影片,也是好幾個電影獎的提名與得獎影片,39分鐘的紀錄片,敘述中國阜楊潁州王店村的貧窮村莊,村民因貧窮賣血而集體感染愛滋病,片中的小男孩父母因愛滋病相繼去世,為一的親人叔叔因為歧視而不願意收養他,最後在阜愛協會的幫助下才找到短暫的快樂...

博客來的介紹:中國愛滋村的故事-潁州的孩子(The bllod of Yingzhou district),我會擇段播放給學生觀看,最近聽到別的老師跟我說,他覺得現在的孩子知道權利,但是不知道同理心與道德,極力爭取權利,但僅限於自己的權利,品格要怎麼教?道德要怎麼教?門口安坑國小外面掛了一個宣導布條:"品格教育越早越好",人的心裡一但住了惡魔,遇到再光明的事,也想著黑暗...(我想我也有某種批判意識)

最近讀到教育的批判理論,年紀越長我越覺得自己遇到事情容易自然而然的先判斷其中有沒有特殊意識,藉由語言或符號判斷對方的隱含目的或思想,以前我會隱藏自己有這樣的想法,認為自己這麼做不但很累(因為通常腦子判斷都是不假思索的),而且覺得自己好像很批判,覺得自己很不單純,但是現在慢慢的接受自己逐漸要往這個方向前進的事實,也許可以考慮唸社發所或者性別所,因為我本來就對社會現象有興趣阿(笑~)

最後在推一書一DVD(博客來特價中):
疾病的隱喻
中國愛滋村的故事-潁州的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