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de-and-prejudice 

我每次看這片都會哭,我的文章另一篇她的作品"贖罪",也是讓我氣到不行(為甚麼氣大家請去看電影),這些彷彿相似又千篇一律的故事為甚麼會引起共鳴呢,因為都是作者那時候背景的經歷,唉,這些電影的順序最後一個才把她本人的故事拍出來,也就是becoimg Jane,傲慢與偏見常在電影台播放,是雖然過程比較悶,但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You must know.
Surely you must know that it was all for you
I would have to tell you.
You have bewitched me body and soul.
and I love  ..and love.. and love you.
And never wish to be parted from you from this day forward. 
 
我想讓你知道
你要知道..我做的一切這都是為了你
我願意告訴你
妳已經迷惑了我
我的身體和我的靈魂
而我愛..我愛..我愛你
從今天起我再不願與妳分開


--
傲慢與偏見


我喜歡這部電影,因為很多感情是漫溫細火的,裡頭達西先生覺得女主角的姊姊並不愛他的好朋友,於是勸好朋友放棄,造成分離,女主角哭喊著說,「就連我這作妹妹的,我姐都不見得會對我透露情感表示。」

再來介紹作者開始
關於「珍‧奧斯汀」(Jane Austen)
( 1775/12/16 ~1817/07/18)


生於英國漢普郡,有6個兄弟和一個姐姐。父親喬治·奧斯汀(George 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師,母親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與姐姐卡桑德拉關係密切,她們之間的信件為後世奧斯汀研究提供了很多素材。


 珍‧奧斯汀一生未嫁。1796年,她與後來成為愛爾蘭最高法官的湯姆·勒佛伊(Tom Lefroy)有過短暫的羅曼史,據傳他就是《傲慢與偏見》中達西先生的原型,也是《珍愛來臨》中的男主角。


 1811年,珍在兄長亨利的資助下,出版了第一本小說——《理性與感性》,一生共出版六本長篇小說。她的作品主要關注鄉紳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活潑風趣的文字著稱。珍所處的年代正是浪漫主義方興未艾之際,但她的作品更接近新古典主義的風格。

 作品表:
《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1811年)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1813年)
《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1814年)
《愛瑪》(Emma,1815)
《諾桑覺寺》(Northanger Abbey,1818年,死後出版)
《勸導》(Persuasion,1818年,死後出版)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引用一句楊小乖介紹作者的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jill0718-jill0718/article?mid=3635


「有了熱情和獨力思考能力,也許是一種天賦、也可能是一種咒詛,非滿足自己更高一層的渴望不得快樂,明知難行仍挑選一條孤獨無依的道路。」

也可以看一下德朵夫人的網誌介紹
http://blog.travelplus.com.tw/mrsturtle/archives/001623.html

作者本人的故事也被拍成電影,叫作becomign Jane
台灣不知道租不租的到DVD

wallpaper_01_1280

官方網站:
http://www.bvimovies.com/uk/becoming_ja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